图说:诸光路地道来源/上海城投集团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裘颖琼)作为国家会展中心重要配套工程,诸光路通道新建工程的地道主线今天上午10点正式通车。诸光路地道不仅为国家会展中心和西虹桥地区提供了一条对外联系的新通道,也串联起了闵行与青浦,将“断头路”化为“通途”。记者获悉,诸光路地道主线今天通车后,地面道路预计9月底通车。
诸光路通道新建工程位于青浦区与闵行区北部交界处,由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隧道段全长约2.8千米,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40公里/时。北端接北青高架匝道,预留远期联友路匝道;南端主线出口在崧泽大道以北接地,入口连接会展环路,并在龙联路设置入口匝道一处。地面道路为金丰路(北青公路—莘乐路),长约0.24千米,采取双向4快2慢的设计。
图说:诸光路地道主线今天上午10点通车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供图
隧道采用直径14.45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青崧号”进行施工,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的隧道。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该项目总工程师朱学银介绍,工程期间克服了诸多难点,主要包括厘米级吊装精度的拼装;近距离穿越桥桩,最小距离仅1米;浅覆土施工的盾构上浮问题等。为此,项目采用了多种高科技手段——隧道内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啄木鸟安全管理移动平台app、盾构推进参数手机远程app监控系统,并实时连通上海隧道盾构管控中心等等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这些措施都为护航超大直径盾构的高难度穿越立下汗马功劳。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隧道内部结构预制拼装率达到90%以上,是国内第一个全预制拼装的隧道工程。整个工程从预制临时施工便道、到预制施工围挡,再到隧道内部结构的预制化,将环保、高效的“搭积木”拼装工艺运用于密闭的地下空间。通俗来讲,就是将隧道内部的车道板、立柱、纵梁等都工厂预制,再到施工现场拼装。这种方式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大大减少了现场劳动强度,同时减少施工噪声、振动、粉尘等环境污染,促进了市*交通工程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