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常识 » 交通规划设计导则发布,打造复合立
TUhjnbcbe - 2023/6/1 21:58:00
北京著名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423.html

图说:构建复合立体的慢行系统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新民晚报讯(记者任天宝)如何构建安全、连续、有品质的慢行交通系统?如何做好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慢行交通的有效衔接?昨天,《上海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正式发布,从“构建连续完整的慢行网络、构筑复合立体的慢行系统、打造便捷高效的接驳系统、慢行设计精细提升、慢行系统品质创新、塑造品质特色的慢行新地标”六个方面,对上海慢行交通规划的范围、规划和内容上进行指导。

《导则》鼓励“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通过新改建道路增设慢行系统、开放利用公共通道,打通路网断点瓶颈,形成多层次、互联互通的全域慢行网络。从“构建连续完整的慢行网络、构筑复合立体的慢行系统、打造便捷高效的接驳系统、慢行设计精细提升、慢行系统品质创新、塑造品质特色的慢行新地标”六个方面,对慢行交通规划的范围、规划和内容上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慢行系统(包括市*道路、公共通道等),但也兼顾了以游憩、健身为主的绿道系统。同时,鼓励构筑复合立体的慢行系统,在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点、密集商办区等地区进行综合立体开发,构建高效连通和功能复合的全天候立体慢行系统。

根据《导则》要求,在配套设施基本成熟的中心城区,将打开封闭的公共通道,注重滨水两岸的慢行联系与沟通,建设宜人的滨水空间;在轮渡码头周边做好与公共交通的慢行衔接,研究深化慢行越江规划,充分发挥中心城等区域滨水绿道、公园绿地的优势,利用此类休闲空间的内部道路,加强其与市*道路的紧密衔接,使其承担部分通行功能。积极探索并建立“共享街道”“分时步行街”等新型街区,营造活力人文氛围,形成历史人文魅力街区、邻里和谐安全街区、功能复合活力街区等,焕活慢行交通资源空间,优化市民整体宜居环境。

针对人口老龄化,市道运局提出设计指引:一是精细化打造适老化的平顺步行系统,交叉口或地块出入口宜采用平坡或缓坡设计,方便步行及轮椅车通行。二是公交站台周边要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交通规划设计导则发布,打造复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