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杨陶玉
医院发热门诊唐黎群医生
疫情发生后,我是主动要求到发热门诊的,平凡的人能参与重大的事项是很有成就感的。
在诊断我院第一例“新冠”阳性患者过程中个人有点小体会:该患者因“干咳7天”来就诊,低热,无其它主诉。病史采集无殊,好像不是新冠疑似人群筛查的对象。
但当翻看就诊史时,发热门诊医生的职业敏感性提醒我要重视,该患者2月1日即在我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处方了抗生素,止咳药等。在症状不明显,复诊时间未到的情况下却来发热门诊求医,他可能有隐瞒(怕被隔离,更怕得新冠肺炎)。
我决定重新采集病史,患者交代1月21日有在安徽境内上下火车史。再深问,交代火车是从汉口开往山东威海的K次(后来我查了,该车上有确诊患者),该患者很大可能是B人群,进一步检查胸片示左下肺炎(虽然影像结果与新冠的特征不符合,考虑普通肺炎可能性大),但核酸查出来是强阳性,医院,很快就确诊了。
总结:患者有想要筛查意向,但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筛出阴性,就含糊旅居史(可以不用被隔离),而我们却不是每个人都筛查核酸,这加大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对疑似患者筛查的工作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