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百年前的“90后”写封信,你会说什么?近日,许多年轻人来到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有人给革命先烈写信讲述自己的理想,有人带来报道神州十二号火箭升空的报纸,还有人把从新中国成立到申奥成功再到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的照片打印成册,摆放在烈士墓前。90后致敬百年前的“90后”,他们迫切地想跟革命先烈们分享:如今山河犹在,祖国繁荣富强,这盛世如您所愿!
图说:龙华烈士纪念馆内,许多年轻人在给革命先烈写信留言。新民晚报记者陈梦泽摄
在赵世炎、陈延年和陈乔年的墓前,摆满了鲜花和信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几位年轻人走来,轻轻地献上花和祭品,鞠躬,然后安静离去。从上个月初开始,多封信件从全国各地送到了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这些信件,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所写。在信中,大家亲切地称呼烈士为哥哥、弟弟,向他们诉说心里话。在信的结尾,有人署名“来自新中国的青年”“您的一位革命后辈”,大家发誓要把建设中国的责任扛在肩上。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融媒体工作部温佳霖和同事们收集这些信件已经有一个月多月了。“大部分信件都是由年轻人亲自带到烈士墓前,也有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温佳霖介绍,许多年轻人给烈士写信是受到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影响,“5月10日那天,我们在烈士墓前发现了一些祭扫群众送来的云片糕。这件事当时在网络上传播得很广。后来,随着《觉醒年代》的热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上写给烈士的书信来陵园祭扫。”
图说:视频网站上网友评论截图
电视剧《觉醒年代》对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三位烈士的刻画十分细腻,陈延年气宇深沉,不苟言笑,陈乔年天真烂漫,而赵世炎则行事果敢。青年人被他们“同龄人”的事迹深深感动。在视频网站上,由粉丝剪辑的二创作品已经多达条。在每条视频当中,都会找到这样的评论:“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这盛世如你所愿”。在微博,《觉醒年代》的相关话题一次又一次冲上热搜。无数年轻人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动落泪。“如果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我希望他们永远活着。”一位网友这样写道。
“嘿,那个26岁的明媚少年呀,我想你了!”一位青年在信中说。在陈乔年的墓前,总有人送上几颗苹果,因为他们永远记得那个因为长相可爱被唤作“红苹果”的英雄。一位大学生告诉记者,来龙华烈士陵园是她毕业旅行的最后一站。她为陈乔年和陈延年烈士准备了信件,同时也为陵园里面所有的烈士敬献献花。她说:“看完《觉醒年代》,我对烈士的印象变了,我以前觉得他们都是非常伟大的人,感觉离我们很远。但其实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人。”
图说:90后写给百年前“90后”的信件。新民晚报记者杨欢摄
青年人为烈士写信的行为也让温佳霖和同事们感到非常欣慰。他说,“从信件里面就可以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和当年的烈士一样,是非常热血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英烈,并继承那些烈士的精神。”
在一封封的信件中,年轻人向烈士讲述自己的理想:“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90后,但我也要活出自己,坚定信念,好好生活,帮助他人。”“明年我就毕业了,如果顺利的话我会成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一定好好工作!”“我下决心开始好好生活,我要减肥了,不许再吃零食,饮料或许可以一周一次。”……
临近闭馆的时间,仍有许多人来到烈士的墓前祭拜。远处飘来《国际歌》的乐曲声,沉稳而有力。中国共产*成立周年之际,年轻人们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向革命先烈致敬。百年来,有无数共产*人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燃尽青春,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功勋永世长存。正如一位年轻人在信中所写:“你们是光,穿越百年,照耀着我们。而我们,也会追随你们的脚步,成为照亮未来的光。”
本报记者杨欢实习生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