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亮实习生夏嘉欣盘淑仪
随着高考录取情况公布,各大高校纷纷寄出各具特色的录取通知书。羊城晚报记者整理发现,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不仅绘制出学校标志建筑物,还实现科技、艺术与人文的融合,灵活运用了AI助手、活字印刷、书法等技术与艺术。此外,还有录取通知书通过为贫困县“带货”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
清华大学:校长赠书赠言,3D校门“欢迎”学生
打开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浮现在眼前的是采用激光雕刻工艺手工定制的立体3D校门。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校长邱勇给新生的赠书《乡土中国》以及致新生的信。
“植根家国热土,砥砺成长担当。”校长邱勇在信中表示,在中国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背景下,阅读《乡土中国》能让新生对家国热土有更深厚的感知,对肩头的责任有更深刻的体悟。
中央美术学院:页“最厚”录取通知书
中央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是一本尚未书写的装帧精美的空白书,书中最漂亮的书签,就是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一年52周,大学4年,每周2页,这本书设计页,是新生的第一本画册,也是新生在中央美院读书生涯的“编年史”。
学校寄望新生能在大学四年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期待四年后,这本书写满了你——第代美院人的故事,你将它装进行囊,开启千里之行,续写新的艺术编年史”。
中国科学院大学:13颗脉冲星信号首次发布
级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中,有一组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这是由国科大师生通过中国天眼(FAST,当今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捕获的15颗脉冲星信号,其中13颗脉冲星信号通过这封录取通知书首次向全世界发布。
“希望同学们在这两分三十秒跨越时空的宇宙回响中,倾听来自科学和国家使命的召唤,紧随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校长李树深在写给新生的信中寄望,同学们要永葆对未知的好奇、对探索的渴望、对自然的敬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将个人理想追求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出AI录取通知书
今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除了包含录取通知书、入学纪念卡、荟萃楼手绘图、特色书签和C飞机纪念封套的精致纸质版外,还结合了人脸识别、AI语音、个性分享等功能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