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不用带医院间奔波,无需再做不必要的重复化验检验……北京市30家医院将实现试点电子病历共享调阅,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通过电子病历医疗机构的逐渐覆盖,医院与卫生服务中心(站)间患者健康诊疗信息,形成居民个人健康医疗的连续健康记录。(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空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困难更大的可能还是利益问题。不惮以最大的善意揣测,那些有意让患者重复检医院应该只是极少数,更医院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试图通过维护资源优势来巩固市场份额,既不愿意分享医院的检查结果。医疗行业并非纯粹市场领域,相对于其他行业,这个行业更应该流淌“道德血液”。面对利益这块“坚冰”,只有举起制度这把“破冰刀”,才能破冰前行,面朝大海。
做一件事情,有时是知易行难,有时是知难行易。鉴于当前的医疗现状,想要推动电子病历共享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有一系列关卡需要突破。但是,“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判断一件事要不要做、能不能做的标尺,并不是艰难度,而是需要度。只要应该去做、需要去做,不管多大的困难也应去做,越是突破困难越有成就感。电子病历共享正是如此,“惟其艰难更显勇毅”。
真正以患者之心为心,共享电子病历这块“硬骨头”一定能够啃下。其对于实现病有所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绝不逊于医院。
着眼未来,由“共享病历”为节点的无纸化进程,必然能推动医疗服务的进一步革新,让节约环保成为共识,深入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而目前最为重要的,是持续拓展“共享理念”,开发出更多有益于患者需求及环保需求的产品。例如开发基于病历共享服务的APP,能让患者自行调用病历数据,并提供可靠的数字认证,便于患者找工作、请病假、买药品,减少病历证明的使用,避免购买虚假病历的情况出现。医疗机构、病人患者、绿色环保,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三个方面。如何拓展“共享理念”中的绿色精神,要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共享病历”的出现有隐私泄露的风险,医院为吸收病患,进而利用共享系统窃取患者信息。可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信息网络安全形势正持续转好,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觉醒和相关法规制度完善,窃取个人信息的行为会得到有效遏制。
“共享”与“绿色”同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成员,笔者感到,他们两者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反而息息相关。随着共享理念的深入发展,它在绿色环保上的作用,必会日渐突出。
华图解析:现如今,共享的热潮已经席卷了各行各业,随着医疗信息系统的全面普及,电子病历已经成为记录患者医疗信息的主要载体。共享病历不仅提高了就医的效率,还能避免重复检查、重复开药,进而大大节约了医疗费用,降低了看病成本。让人遗憾的是,虽然共享电子病历有着种种好处,但在事实上,共享电子病历却是始终“在路上”。
说实在的,“共享病历”之所以难以推广开来,医院和医生的利益问题,如果“共享病历”一旦形成气候,医院也意味少了这笔不菲的检查费用,医生奖金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医院为了维护资源优势来巩固市场份额,既不愿意分享医院的检查结果。
“共享病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医疗改革的成果,对老百姓而言,是福音更是福利。“共享病历”既是医生患者之间沟通的纽带,又能节省患者看病的时间,希望“共享病历”能落实到位,保障医患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