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定易县农村教育信息化提速,近些年2 [复制链接]

1#

燕赵晚报讯(融媒体记者石英杰)7月25日,记者从保定易县召开的京津冀生态校园农村教育信息化恳谈会上了解到,这个山区大县近年27名高中生考上了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该县探索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信息化改革新模式,被授予“生态校园建设农村教育信息化试验区”称号。据悉,该县将与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实施PPP项目,融资5亿多元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全县数字化教育资源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

山区大县成“农村教育信息化试验区”

京津冀生态校园农村教育信息化恳谈会。

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活力生态校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7月25日,由易县教育和体育局主办、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指导的京津冀生态校园农村教育信息化恳谈会在易县新城小学召开。来自京津冀教育信息化专家热烈讨论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建设情况,为当地出谋划策。保定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王素磊、易县县长杨大伟、副县长赵广鹏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易县是革命老区、山区大县,扶贫开发重点县。年被国家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年被河北省列入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年9月,省*府批准易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含教学点个),在校生9.2万人,其中75%为农村学生。年7月,易县作为全国唯一县级代表参加教育部劳动教育专题调研座谈会。同年11月,易县劳动教育作为典型案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教育强国》中播出。年4月19日,教育部教材局就中小学思*课建设情况到易县调研,对该县思*教育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山区大县成“农村教育信息化试验区”。

据介绍,多年来,该县全力推动“强校带动、支教拉动、网络互动”的集团化办学,深化与成都七中等名校对接,充分发挥七中网校教育优势,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水平。推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的“三个课堂”建设,将名校、名师优质资源输送到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形成先进带落后、城区带乡村、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格局,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会上,河北省装备行业协会监事长郭晋保、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教育装备委员会会长刘子玉为“河北省农村教育信息化教研联盟”揭牌。中小学生态校园行动工作委员会向易县教育和体育局授予“生态校园建设农村教育信息化试验区”称号。易县蓝天小学被授予“生态校园建设农村教育信息化科研基地”称号,易县中学教育集团、易县实验中学等10所学校被授予“中小学生态校园行动实验学校”称号。

易县教体局局长赵合忠宣读了“关于京津冀生态校园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倡议书”。他表示,易县教体局将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发展项目列入易县教育“十四五”改革发展规划,持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发展目标,把握信息化发展机遇,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些年27人考上清华北大

农村信息化教育“提速”。

记者在当地采访发现,今年高考中,易县中学的安景山、曹檬、桑紫阳被清华大学录取。至此,这个山区的贫困大县近些年已经有27人迈入了清华大学或者北京大学的大门,其中农村学生达到六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山区教育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易县教体局局长赵合忠介绍,近年来,该县为部分学校建设了校园电视台、定格动漫工作室、3D打印等20个高标准创新型实验室。他们加大投入,持续为中小学校购置班班通、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安装了58个专递教室。去年,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安装一键报警视频监控设备和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今年,为寄宿制学校食堂安装刷脸支付系统,方便了学生点餐,便于家长监督管理孩子消费,提高了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我们还为50人以上的学校安装了电子门禁系统。今年,第三中学智慧校园建设预算投资万元,目前第一期设备采购项目已经到位。

易县蓝天小学开展农村信息化课题研究。

年,他们与成都七中网校开展对接合作,易县中学、第二中学、易水高中、实验中学、第一小学等5所学校通过七中网校、天府云教等网络平台,引进优质教学课例、课件、试题等,与七中开展远程教研合作,探索双师课堂模式,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拓宽对接渠道,线上参与北京海淀区进校、*校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截止目前,通过网校资源及腾讯会议等线上交流方式,已开展20余场线上活动,参加人员余人,覆盖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

记者从易县蓝天小学了解到,该校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而且8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孩子们思维简单,见识狭窄,学习积极性不高。年开始,他们开启了信息化教学探索之路,

从最初的微课录制,到年的信息化教学全覆盖,再到现在的常态化使用,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该校已经与全国余家学校建立了教研联盟关系,并推动省内应用信息化学校已达20多所,惠及师生万余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