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蓉发自绵阳在绵阳一家民宿打工的陈亮。焦灼等待了一个暑假,8月18日,在四川绵阳一家民宿打工时,陈亮终于等到了录取结果——他被四川省内一所大专院校护理专业录取。尽管和本科院校失之交臂,陈亮并不觉得遗憾,“我挺满意的,只要把书读下去,就有希望。”在19岁的陈亮面前,这不仅是一份关于过去的成绩单,关于未来的通行证,更是他挣脱命运桎梏的证明,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高考前两天,陈亮唯一的亲人,和他相依为命的父亲因病去世,陈亮含泪将父亲遗体火化后走进考场。陈亮的高考成绩分,超出理科二本线3分。明天(8月21日),随着暑假打工结束,陈亮将开始为入学做准备,迎接新的生活。高考前两天:65岁父亲撒手人寰“好好读书,把书念下去。”陈亮至今记得,在65岁父亲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曾用沙哑而微弱的声音反复向他嘱托着。屋子里空荡荡的,父亲消瘦的身影消失了,他说过的那些话,却一遍遍在陈亮的脑海里盘旋。那天下午到深夜,陈亮独自在两间毛坯瓦房里来回踱步,泪水扑簌簌地落在身上,彻夜未眠。这是6月5日,一个噩运降临的周六。这天早上,医院输液。3个月前,父亲被确诊为食道癌中晚期,身体每况愈下,人已经消瘦得脱型,连走路都没有了力气。陈亮叫了辆车,将父亲扶上车,医院后又找来轮椅,才把父亲送进输液室。9点多,输液结束,陈亮陪同父亲一起走出输液室,身旁那个瘦削的身体却忽然倒在地上。任凭陈亮怎么呼喊,父亲再也没有醒来。生离死别就这样突如其来。高考前两天,19岁的陈亮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很快,父亲被送至殡仪馆,陈亮目睹他的遗体化成一捧灰烬。身为高考生,这天下午,陈亮本应返校,可几近崩溃的他把自己关在了那个空荡荡的简陋瓦房里。脑海中,两种声音不断交织着,陈亮一度想放弃,可家里的茶几、橱柜、沙发……那些父亲捡来的家具,似乎都在代替父亲说话。最终,父亲那沙哑而微弱的声音帮他战胜了濒临崩溃的心态。“我不能辜负家人和老师的期盼,也要给自己过去的努力一个交代。”陈亮决心把高考熬过去。第二天,陈亮擦干泪水,忍着巨大的悲痛按时参加学校的出征仪式。第三天,陈亮咬紧牙关,带着丧父的哀伤步入高考考场。最后的交待:一定要把书读下去在或将影响命运的那场考试中,陈亮却很难集中精力,一如过去的三个多月。陈亮的心思不受控制地摇摆、分裂、挣扎,始终难以专注在学习上。年初以来,父亲的肠胃就开始不舒服。3月,陈亮陪同医院检查,诊断报告却如晴天霹雳——食道癌中晚期。“医生建议化疗、放疗,我爸却不肯住院,让我带他回家。”陈亮知道父亲是担心花钱,“入院时,我们交了元,可住了一晚,就全花光了。当时,我们身上只带了这么多,家里积蓄也只有一两万。”陈亮曾执拗地劝父亲,“我们可以医(治),大不了去贷款。”泪水却在父亲的眼眶里打转,继而,他强烈要求,“我们回家。”陈亮只得听从父亲的话,将他带回家。陈亮坚持按时上学,每周日赶回家探望他。身在学校的陈亮时刻都在担心,独自在家的父亲是否安好。陈亮曾有一个哥哥,但在10岁那年意外早夭;母亲生下他一年后因病去世;爷爷奶奶也在他的童年时期相继离世……此后,陈亮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年轻时,父亲带着陈亮四处打零工。后来,随着年纪渐长,体力变差,父亲靠下地种田、喂养家禽,维持家用。父子俩住在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两间简陋瓦房里,家徒四壁。爱却从未缺失。“他生活节俭,却特别宠我。”陈亮回忆说,只要自己回家,父亲总是做丰盛的饭菜,鸡鸭鱼肉换着来,但平时父亲自己在家时,顿顿吃酸菜。懂事的陈亮也经常帮父亲干农活。“每次我去田里劳动回来,他就都会问我累不累。一听我回答累,他就总是说,那就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以后坐办公室。”然而,当陈亮走出村落,考上高中,并即将面临高考时,那个独自将他拉扯大的父亲却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幽谷。“刚出院回家时,父亲还能喝点牛奶,但喝一口要好久才能咽下去,粥更是喝多少吐多少。5月之后,他连喝牛奶都要往外吐了,只能吃点白糖。”每周日,陈亮回家打扫卫生,医院输液补充营养,在离家返校前,把父亲需要的一切打点好。“可是,眼见他越来越瘦,走不动路,声音也哑了。”陈亮隐隐有了预感,“我可能就快要失去他了……”“最后一个月,他已说不出话了。我们也很少交流,但他还是用微弱的声音劝我,‘一定要把书读下去。’”在学校,陈亮总是上交手机,憋着一口气认真看书复习。陈亮试着努力达成父亲的心愿,“起码让他看见我的高考成绩。”让陈亮没想到的是,残酷的命运连这个机会都没留给他。指引的灯塔:点亮陈亮前行陈亮在一家民宿打工6月23日晚上,或许是过往19年里,陈亮最紧张的时刻。像守岁一样,从这一天傍晚开始,陈亮就始终盯着手机,熬着时间点一直在等待。当晚10点,四川省公布高考成绩。可由于流量太大,陈亮一直查不到自己的成绩。临近半夜,网站页面显示的数据让陈亮久久回不了神。“语文分,数学98分,外语分……总分分。”这完全出乎陈亮的预料,他本已做好去读专科的打算,没想到,自己竟然幸运地上了本科线。当晚,陈亮将自己的成绩截图发给了班主任曾洪*。当时,老师们都在学校里等学生的成绩,一看到陈亮的成绩,泪水就不由自主地滑过这个中年男人的脸颊。因为,在家庭变故的这般状态下,陈亮的高考成绩仍是全班第四名。“他太激动了,感觉比我还高兴。他知道高三这最后半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在陈亮心中,曾洪*是榜样般的存在,他像一位为自己指点明灯的大哥哥。“这三年,他一直很关心我,经常找我谈心,言传身教,给了我很多鼓励。不仅是学习,还有为人处世上,曾老师教会我摆正自己的位置。”陈亮说。陈亮就读的绵阳秀水中学是一所乡村高中,办学理念是“立足基础,追求进步”。“我们学校生源不太好,追求的是‘低进高出’。”陈亮说,自己为了节省路费,才选择就近读这所高中,“我相信平台不是局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这里,曾洪*的出现则像灯塔一样,点亮了陈亮的生活。“平时,班上有同学过生日,他都自掏腰包,买蛋糕和生日礼物,给我们庆生。今年春节时,他也自掏腰包,给全班30多个同学每人都发了元的红包。”陈亮说,高考后,也是曾洪*帮自己料理了父亲的后事。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博士*国平的毕业论文致谢走红网络。曾洪*特意将这篇致谢文打印出来,发给每位同学。这篇文章让陈亮备受鼓舞,“*国平是寒门走出来的博士,很令人敬佩。曾老师也是希望,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能学习他那种精神。”在班上,陈亮的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如果按正常水平发挥,陈亮本可以稳稳当当地读本科,还有可能冲击重点高校。可最终,高考成绩只比二本线高三分,填报志愿变得异常困难。曾洪*则主动担负起了这个责任,精心帮他填报志愿。“老师帮我选的都是四川省内学校,偏向于务实、好就业的专业。”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看到,在陈亮的志愿填报中,本科院校报选了计算机和轨道交通专业,专科院校则报选了护理、中医药、建筑等专业。自律的陈亮:婉拒突然涌现的“亲戚”7月8日下午,从绵阳出发,车子在罗浮山弯弯绕绕了一个半小时,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才抵达翎谷濯缨民宿,见到陈亮。6月中旬,陈亮就来到了这里打暑假工。这是一家隐蔽在大山竹林深处的民宿,一片翠绿青葱中,溪水潺潺,知了和鸟儿齐鸣。看守杂货小店,打扫卫生,端茶倒水,帮客人兑换零钱……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陈亮几乎不停歇地找活干。喧嚣和忙碌让他暂时逃离了那些伤心往事。由于媒体报道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