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羊城晚报」□王晓娜近日,“80后”女作家陈若琳的香港抗战题材长篇小说《港岛》作品研讨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羊城晚报出版社主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委委员、副书记、副社长李和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作家郭小东,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张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周建江,羊城晚报出版社总编辑吴江等出席研讨会。“这是我去香港乌蛟腾村采访时萌生的写作念头,小说中的一群青少年在历史中是有原型的,他们为香港抗日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但许多香港人并不知道他们,图书馆里关于他们的史料也极少,不少人甚至不知道香港人民曾参加过二战,尽管香港在二战时期的*事地位极为重要。因此我通过实地采访、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等写出了这部小说,想从自己的角度阐释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爱国主义。”作者陈若琳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动机。郭小东认为,二战一直是重要的文学创作题材。但这类作品不能仅仅单纯讲二战故事,而是要扩展延伸为对人类文明进程,对人类最终走向哪里,将实现怎样的文明目标,对人类本身的命运走向,提出种种质疑和探讨,并从中汲取教训,对战争与人予以深刻的反思。写自己出生之前的历史,是作家对自身陌生的生命体验和文学书写的挑战,这对出生于战后的作家而言,更是一个难题。他们一方面对二战题材颇感兴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