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方力通讯员潘洁敏让留杭过年的人,感受回家过年一样的温暖。最近,这件事是很多人的念想。“我想了一个晚上,我要亲手为他们烧个拿手菜,‘年年有鱼’,让留杭过年的新杭州人,有个好彩头。”前两天,杭州西湖边的浙大求是社区的志愿者、71岁的劳学贞提出一个想法。大家拍手叫好。说烧就烧,劳阿姨和其他几位志愿者一起提上菜篮,走进菜场挑选了三条鲜活的鲈鱼。经过一小时的精心烹饪,这三条满载心意的红烧鲈鱼,送到了结对的三户新杭州人家中。捧着冒着热气的“年年有余”,保洁工马文书师傅开心得合不拢嘴,不停道谢。“杭州是一座温暖的城市,我们从江苏来杭打工,已有十五个年头了,如今儿子已在杭州成家立业。”这个春节,马师傅他们决定响应号召,留在杭州过。他说,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团圆,只是有点想念老家的父母。说话间,马文书的父母来了视频电话。得知儿子今年不回去了,两个年迈的老人很理解,一再说家里很好。马师傅在求是物业做保洁,儿子跑外卖,平时工作都挺忙的,留在杭州过年,马文书已经想好了,如果天气好,就带着一家人附近玩玩。社区保安兄弟郝永忠、郝永发也收到了这道“年年有余”。“能在工作的地方吃到居民为我们烧的鱼,真是太幸福了。”郝永忠握着劳阿姨的手,有些激动。疫情之下,兄弟俩早早打算在杭州过年。“父亲知道我们今年会留杭过年,特意从老家寄来了自己腌制的腊肉、腊鸡、鱼干。你们抬头看,门口一长排,可以吃到年后了……”弟弟郝永发边说边露出幸福的笑容。像马文书他们一样,决定留在杭州过年的外省新杭州人,在浙大求是社区还有不少,刘冬梅大姐一家也是其中之一。刘冬梅一家常年在杭州打工,去年11月,母亲在老家腿受了伤,她放心不下就把母亲接到杭州看病。“每年过年,我们服务小区的都挺忙,也没有很长的假期回老家。这次母亲来看病,给我了个机会团聚,我现在可以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工作,留在杭州过个幸福年,挺好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对于新杭州人来说,杭州就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为了让留杭过年的新杭州人感受温暖和亲情,社区还将陆续开展,贴春联送祝福、小年送饺子、发放防疫礼包等关爱行动。春节期间,社区会开放阅览室、健身房,丰富新杭州人的假期生活。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