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松雅湖的朋友圈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复制链接]

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8日讯(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李万寅唐薇频姜国)湖泊是一座城市的眼睛,折射出城市的灵魂。能否超越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透过夏风吹过的湖面风光,发现波光之下的厚重底蕴?即日起,在“城市发现”的主栏目之上,我们开辟“读湖”系列,走向湖畔,品读这些城市中的斑斓明珠,试图挖掘出一点湖底之泥,烧制成一组文化陶片,为长沙的特质、调性、品格,留下一点有硬度的记忆。

湖泊名片

松雅湖

松雅湖位于长沙星沙大道尽头,是集防洪调蓄、城市安全饮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布局、提升城市生活品位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湖泊湿地面积为亩。湖泊及周边共有湿地植物种,湿地脊椎动物7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年4月,松雅湖获评“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成为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湖泊。

夏日的傍晚,雨后初晴。松雅湖上浮光跃金。

漫步、嬉戏、流连……人们从城市的高楼来到湖畔,用最放松的姿态与松雅湖亲密接触。

在长沙县星沙,惬意的湖居时光已流淌了十年。十年前,原团结垸退田还湖,亩松雅湖从地底涌出,横空出世。逐水而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松雅湖畔安家,织造新梦。

这些年来,作为湖的老朋友,湖畔的人们发现,松雅湖还结交了更多“新朋友”——与湖共生的鸟、鱼、植物品类超过百种,且在逐年增加。

作为长沙最年轻的湖,松雅湖有着怎样的“朋友圈”?近日,记者又一次走近这个湖南省最大的城市湖泊。湿润的夏风徐徐拂过湖面,满湖的故事就像一圈圈涟漪,层层荡漾开来。

跨越物种交朋友50多种鸟类把这里当成了越冬胜地

作为年人工开挖的城市湖泊,松雅湖不仅是全市最年轻的湖,甚至一度是长沙县这座工业城市的“异类”,孤独到没朋友。在喧闹的城区,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正是因为有了松雅湖的存在,“中西部第一县”的刚性的县城才会显得丰富和柔软,人们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才会点缀着诗意。

“湖底空荡荡,湖岸光溜溜,连水都是从捞刀河‘借’的。”10年前,团结垸围堰成湖,长沙县松雅湖管理局工程师施胜红回忆,为了把松雅湖养“活”,第一步就是要让水“活”起来。

来自上海、西安等地的专业植物研究团队,给松雅湖请来第一批朋友——水生植物。它们带着使命来这里安家:菖蒲吸收氮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美人蕉沉淀淤泥,让水质清澈;芦苇丛里培养微生物,形成食物链……

水质好了,鱼虾来了,进而水鸟被陆续吸引过来。摄影师余敏拍摄的照片,清楚记录了许多新朋友的到访时间:

年6月,苍鹭被发现在浅水区捕食;

年3月,凤头首现松雅湖;

年11月,两只恋爱中的小天鹅,在一处芦苇荡约会……

好几位接受采访的观鸟爱好者,都提到了年5月一个惊喜的发现:在松雅湖西部的湿地区域,凤头带着刚孵出不久的幼鸟宝宝在湖面上,或悠闲游弋,或亲密喂食。

凤头是一种越冬候鸟,3、4月份陆续迁往北方繁殖。这次发现,意味凤头从迁徙候鸟变成了留鸟。长沙县松雅湖管理局工作人员监测发现,黑水鸡、夜鹭、小白鹭也已在此繁殖幼鸟,由“度假”变为“定居”。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岸上种的,与松雅湖有过亲密接触后,都成了它的‘忠粉’。”长沙县松雅湖管理局90后妹子刘思做过统计,10年来,松雅湖的朋友圈成员以让人欣喜的速度逐年增加:目前湿地植物达种,鱼类、爬行类动物72种;50多种鸟类把这里当成了越冬胜地。这些新的成员,又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呼朋引伴,吸引更多新朋友相约松雅湖。

最好的朋友是人湖滋养着人,人守护了湖

《瓦尔登湖》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松雅湖畔,人和湖的故事同样如此动人。

有人说,松雅湖如蒙面美人,渐露娇颜,湖光山色的自然之美令人倾倒。

每个晴天的早晨6时,家住星沙城区的白领周杉都会出现在松雅湖的滨湖路入口,骑一辆共享单车,戴上耳麦,沿着环湖骑行道冲向前方。30分钟后,当城市醒来,他已经在湖光中大汗淋漓地完成了一圈10公里骑行。“与松雅湖越亲近,就越有劲。”周杉认为,湖就是自己的能量场。

文艺青年李尹喜欢与湖共读。在松雅湖畔的长椅上,捧一本书,让身体和心灵同时在路上。有一次,她读《瓦尔登湖》,发现梭罗笔下的湖,和自己心目中的松雅湖如此相像。她模仿梭罗的文笔,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