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晚潮母子画家钱江晚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 http://www.t52mall.com/m/

□徐荣木

象山石浦。邵叶道站在母亲董金妹墓前默默低语:“妈妈,儿子没有辜负您的期望……”言犹未尽,邵叶道已泪流满面。

年农历四月初八,宁波石浦古城,民间花鸟画师董金妹正在画室绘画,突然肚子一阵阵疼痛,家人急忙请来接生婆。不久,屋里传出啼哭声,董金妹生了个虎头虎脑的男孩。

男丁排位老四,取名邵叶道。长到1周岁时,按乡俗“抓周”,有字典、算盘、笔、印章、尺、钱币、布料、画、笛子、糖果等几十种物品,摆放有序,让邵叶道仔细浏览。孰料,在众多物品中,邵叶道一把抓来一幅画,兴致勃勃地欣赏,深得母亲喜欢。

从基因与兴趣看,邵叶道与书画有缘。

董金妹仿佛受此暗示,悉心栽培这个孩子。邵叶道每天睁开眼睛,满屋都挂着母亲的书画作品,弥散着醉人的墨香味,享受浓浓的文化熏陶。母亲作画时,邵叶道就坐在一旁,不吵不闹,手中的玩具通常是一张纸、一支笔,涂涂写写。稍大些,董金妹就让他临摹芥子园画谱等,还带他外出速写,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生活、自然、周围事物的真实感受。邵叶道接受了最早的书画启蒙。

慢慢地董金妹在自己作画同时,也给儿子布置绘画作业,传授用笔技巧,她不仅仅是要让儿子陶冶情操,也是在授以谋生之术。虽然,她对这个孩子比较宠爱,但有时孩子没完成布置的作业,该打的时候也不会手软。

也许是董金妹对绘画如此重视,对儿子如此期待,让小时的邵叶道爱上了绘画。

小小少年,渐悟水墨之道,效仿母亲开始绘画之路。读小学时,邵叶道的绘画作品已与众不同,渐露头角。在这个小镇上,他的名气与母亲一样响亮,成为远近闻名的小画家。

有一次,董金妹外出办事,家中有访客,邵叶道听过海派画家任伯年的故事,就照葫芦画瓢,暗暗记下客人特征,用素描将来客的相貌特点给画了下来,待母亲外出回来,客人已走,邵叶道就拿出素描像给母亲看,母亲一眼便认出访客是谁。这件事受到了母亲的褒奖,也让他对绘画的信心更足了。

董金妹与人为善,吃苦耐劳,钟情绘画与刺绣,一生以画为业,事事不落人后,这一点深深影响邵叶道。他十分敬崇母亲,读中学时,邵叶道在一篇《我眼中的父母》命题作文中写道:“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质朴、大气,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善良、自信、执着,我尤其感恩母亲培养了我对绘画的爱好。”

中学毕业前夕,他第一次离开小镇,去宁波参观一个画展,这次远足,使邵叶道大开眼界,见识了与小镇完全不同的城市生活,领悟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大咖。

他心里暗暗发誓:我去大城市闯一闯!

转眼,邵叶道19岁了,部队来镇上招兵,邵叶道兴奋异常,毫不犹豫地报名入伍。别家那天,天气很寒冷,董金妹叮嘱他朝自己的方向去努力,家里的事用不着他操心,并送给儿子六个字“立大志,做大事”。她一直站在家门口挥手,直到儿子身影像从视线中消失。

邵叶道到南京某汽车团当了一名司机,那时,当司机吃香,许多新兵求之不得,可邵叶道的兴趣不在这儿。加之部队运输任务繁忙,天天奔波在路上,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这工作,就写信向母亲陈述自己的苦闷。母亲劝他,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8小时之外,无论工作多累赘,都不要放弃绘画,这是人生的大目标。

年的一天,他执行运输任务路过杭州,见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招生公告,就投去了有关档案资料,招生办见了他的画作,欣喜不已,一锤定音:国画系录取。同时,邵叶道想读大学的想法也获得了部队领导的鼎力支持。

董金妹获此消息,比中了大奖还高兴。她要儿子珍惜机遇,认认真真绘画,规规矩矩做人,不辜负部队和家人的期望。邵叶道谨记母亲教诲,白天上课晚上习画,几乎没有一天放松,辛勤地耕耘在笔墨天地里,即使外出也不忘带上速写绘本。

中国美院教授王伯敏这样评价邵叶道:“天赋好,又勤奋,这样的人不成才谁成才。”

在这里,他的艺术禀赋得到超常发挥。入学第二年,杭州西泠印社破例为这个在读学生举办个人画展,得到了美术界和新闻界的赞赏,名气的光环笼罩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从此不曾消失。此后30年间,邵叶道已在全国举办个人画展20多场,几乎场场受欢迎。此是后话。

年,邵叶道在中国美院修练磨励10年后,研究生毕业。从此,他走南闯北,开始了写生、作画、拜访名家的历程。他脑子灵活,作画用功,好交朋友,为人真诚大气。

邵叶道人际交往能力有多强呢?截止目前,他已成功拜访了多位将军,并获他们的墨宝题词与褒奖,计划筹建《将军墨迹陈列馆》;拜访了近百位书画界名流。有时,邵叶道为了等一位艺术大咖,会耗上大半天,为节省旅费,就睡最差宾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画作受到许多名家指点与肯定,让他一生受益,深怀感恩。

此时,邵叶道已跻身著名画家行列,逐渐确立了在画坛的江湖地位。南京理工大学特聘他为兼职教授,专教国画,所以在某些场合,他也被称为“邵教授”。尽管如此,他乃谦逊自牧,不摆架子,不要说对母亲毕恭毕敬,就是对门卫、扫地阿姨也尊重有加。

年,他在沈阳作画时,传来母亲病危噩耗,见到母亲时已是阴阳两界。痛悔没常回家看看,他抱棺痛哭,几次昏厥。

人生总是在告别中走向明天。

少小离家老大回,在外闯荡40年后,年近耳顺的邵叶道应邀回到了故乡宁波,当了一名职业画家。

母亲董金妹,可含笑九泉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