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城市大脑两周岁了这两年,TA让杭州脑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何晟通讯员青吟

1月8日下午,杭州召开杭州城市大脑年至年总结发布会,回顾城市大脑给城市带来的变化,研究如何让数字不断赋能城市建设,让城市大脑再开“脑洞”。

会上,杭州城市大脑数字界面正式发布。该界面依托城市大脑中枢与技术框架体系,融合杭州办事服务等平台,建构便民、惠企、民生、民意、新闻服务“五个直达”,打造老百姓心目中更加具象,可亲可感、爱不释手的城市大脑数字化服务平台。

目前,杭州城市大脑数字界面集成了健康码、亲清在线、民生直达等重要数字化服务平台,并按照场景化理念重新建构集成“先离场后付费”、“先看病后付费”、“多游一小时”、“美好居住”、“非浙A急事通”等38个场景。同时在融合个办事事项服务的基础上,推出看病一件事、新杭州人一件事等特色服务。截至当前,注册用户万,服务次数万次,办件量达万次。

年底,杭州首度发布了杭州城市大脑(综合版),推动城市大脑由治堵的局部探索向治城的全面应用迈进。两年下来,城市大脑让这座城市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惠企直达,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

亲清在线——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化平台,面对紧急申请补助企业合规判定数据缺乏时,采用信用承诺制,以企业自报数据为准,后用大数据判定,提高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错误率。“申报零纸质”、“审批零人工”、“兑现秒到账”,政企之间做到了大道至简、亲清一家。截至12月31日,已上线惠企政策条,兑现资金72.7亿元,服务企业53.4万家,员工80万,为企业办件89.3万。

电力驾驶舱——央企的担当、数据赋能地方。从输电线上的高压电流到复工复产的数字暖流,国家电网拥抱城市大脑,冲破数据的藩篱,打破行政垂管界限,首创企业复工复产指数。

电子票据、印章——从手工签章到电子签名再到区块链电子印章,实现全市电子票据数据共享,电子印章在线应用让管理低成本、报销更便捷、监管不掉线、服务零距离。全市已有家单位开通电子票据,开具电子票万份,总金额亿元,服务群众万人次,节约群众办事时间小时,节省票据工本费万元。分发区块链电子印章15万枚,方便企业3万余家。

民生直达,流程再造解决百姓急难愁盼

先看病,后付费——从挂号、检查、化验、配药往返付费,到先看病后付费,重塑就医流程,化“烦心”看病为“舒心”就医。完成全市41家医院的接入,全市“先离场后付费”医院达到家,平均使用率由9月底的85.61%提升到90.18%,累计服务万人次。

先离场,后付费——首创停车指数、泊位指数,从云栖小镇无杆停车到西湖、西溪、千岛湖等景区停车场撤杆,“无杆”到“有杆”,是城市秩序的提升,“有杆”到“无杆”,是城市文明的跨越。10月1日之后全市新增对外开放场库全部接入,全市共计个停车场库开通“先离场后付费”功能,覆盖泊位75.8万个,累计用户数达万,服务万次。

畅快出行——对个重点路口的治理,累计实施了个可变车道,开通求医、求学、求职数字公交条,在城市集中大面积施工,路面被占用20%,机动车增加10万辆,因为疫情影响公交地铁分担率下降30%的情况下,延误指数下降了9.95%。

多游一小时——从“低头录入”到“抬头微笑”,从到处排队到30秒入住、20秒入园。“30秒入住”全市覆盖家酒店,服务万人次。仅华住集团在杭的酒店一年节省万元支出。“20秒入园”覆盖个景区(场馆),服务万人次,游客多游一小时,城市将增收亿。

便民车检——车检“排车不排队”,践行环保理念,提升服务品质,均衡监测资源。接入检测站41家,服务率从5%提升到66%;单车节约等待时间15分钟,已服务83万辆次,累计节约万小时,减少6.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民生直达平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实现民生资金兑付“一个都不少、一天都不差、温暖当日达”。50条民生政策上线,发放3.1亿元,累计兑付81.5万人次,为每个社工每天减少3小时工作量。

医院撤机——医院深化“先看病后付费”场景应用,打造舒心就医示范样板。扩大“先看病后付费”服务人群,做到市级医保全覆盖,逐步扩展到省级医保和自费病人;以功能静默开通、短信提醒,来代替传统自主开通,做到就诊病人“先看病后付费”功能的百分百覆盖;简易还款渠道,增加短信链接还款,病人无需再次寻找还款入口即能完成缴费。病人看病付费不再依赖于自助机器,医院撤去一楼使用率最高的13台自助机,从原有的44台减少到31台。从机医院的退出,“先看病后付费”把有限空间让给患者和医护人员,让病人平均就诊时间缩短10分钟,做到还时于民。

基层治理直达,数据下基层提升治理效能

健康码——杭州首创,首款用于社会治理的互联网产品,从上线到推广到全国仅用7天时间,三色赋码,管住重点人,放开健康人,实现精密治控,为疫情防控、第一时间复工复产,“两战全胜”发挥了关键作用。健康码专班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医院及商圈周边治理——挖掘商圈、医院、学校、枢纽周边泊位资源,让泊位在线,化零为整,“泊位哪里有”“最快停哪里”“哪里不能停”抬头便知。数清16家医院、3个商圈和东站枢纽个泊位,拆除米隔离带,平均为每辆就诊车节省1小时。

行政窗口“撤窗”——全市13个区县(市)、钱塘新区和市行政中心,共减少窗口个,减少了43.4%,按每个窗口配2人计算,每年节省资金2.2亿元。

数智组工矩阵——组织部构建智慧党建“1+10”应用场景。“党建云图”,集合项动态数据指标的多维综合研判分析平台,推动组工决策方式变革。“选兵点将”形成4类20项重点指标、9类张常用名单、上百个信息比对点,干部“画像”更立体,让组织找准人、用对人。“西湖先锋”开发管理、服务和学习应用功能项,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党建活动71.6万场、志愿服务8.7万场,社团类活动参加人员达万人次,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服务比例提高到90%,认领微心愿11.3万个,党员队伍活力不断提升。杭州“人才码”与“亲清在线”实现系统协同,服务人才一管到底,目前13.6万人才领码,累计服务.6万人次。

统一地址库——从网格化到数据化。完成疑似问题地址核查2.4万个;院落地图绘制、核查3.6万个;室外地址核查、采集5.9万个。开展电力数据融入统一地址编码工作。首先对试点滨江区域全区住户、企业、组织的电力数据全面排查清理,完成全区19万余条电力数据地址与统一地址库数据匹配工作,匹配率高达91.4%。目前,已开展基于统一地址编码的电力新开户流程优化,完成滨江、余杭两区域条新开户地址数据试验联调,实现救济发起功能。

数字资源超市——余杭区制定16个数据管理规范,试点构建区县枢纽,实现对全区政务数字资源的全要素归集、标准化处理、循环式利用与开放式运营,首推数字资源超市。目前,“超市”已上架53个部门合计62亿条数据、4大类云资源和80个公共应用组件,资源调用总量超7亿次。

“超级街区”治理——滨江互联网小镇,人才集聚地,交通智治,还时于才。打造在线车道,实现道路车辆动态引流;交警走进一步,保安走出一步,完成职责重塑、流程再造,弥合了“无人管”的真空带,形成“共管共治”;园区道闸后移,增加蓄车空间;电子围栏、拆除硬隔离、车位共享、错峰上下班提高交通承载力;15元停车费滤出个泊位资源;网约车进园区,释放主干道空间;光云科技、高新兴创联、银江股份、长典医药四家企业地下空间联合开发,挖掘个停车资源,节约0.3亿元基建投资。

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淳安“两山银行”通过整合平台、全民参与实现生态资源实时汇总,已梳理归集9大类、项生态资源。对生态资源所在区域的绿色投资潜力进行动态赋分,帮助项目开发单位掌握更加全面精准的决策信息。遵循“多规融合”理念,帮助开发单位判断项目落地可行性,从多部门联审,到20秒区域智能分析,缩短了项目落地的时间。截至目前,已谋划形成46个招商项目、22个收储项目和10个实施项目。首个落地试点项目为村集体和村民合计带来余万元收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