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浮粿
作者/琼珍
(原载《厦门日报》城市副刊)
多年前,公司在金尚小区租了一套房子供我们几个“单身狗”居住。一次下班回家,正是饭点,四处找吃的,发现街角小店的招牌简单极了——写着四个字“泉港浮粿”。在异乡的午后,我就这样与“泉港浮粿”不期而遇。
浮粿在泉港人的心目中,是一道极具乡土气息的风味点心。我熟悉浮粿,喜欢它被冠上地名,对我来说,浮粿代表着浓浓的乡愁。出锅后的浮粿外酥里嫩,内里柔软白嫩,入口香气四溢,带着浓浓的海蛎香。
后来,我经常去吃浮粿,这家小小的店铺,每天仅营业5个小时,经常会看到有人排队买浮粿。有时下班肚子已经很饿,买一个浮粿,边走边吃,真是幸福感十足。我也喜欢买来浮粿配地瓜粥,热气腾腾的地瓜粥配上香喷喷的浮粿,传递着简单生活的慵懒,弥漫着世俗生活的香气。
就这样过了几年,炸浮粿的阿婆始终沉默寡言,我却从她炸的浮粿里吃出了守拙而知足的朴素情怀。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店面转让”四个字竟然出现在小店的门上。细问,阿婆说,这里地段好,房东要涨店租,再说,子女们也不让她这么辛苦了。
再次经过那个小店时,阿婆的店已经换成了一家奶茶店。不禁感慨,那些陪伴过我的家乡小吃,每一种都没有我想象的那般不可替代,毕竟少了哪一种,我现在的生活依旧美好。成家后,我更喜欢在自家厨房里烹调美食。
那天,我特地从其他店买了浮粿来吃,太咸、质地不够柔韧,完全不是记忆中的味道,可我还是发到朋友圈,引来好多同乡的回忆,关于浮粿,很多记忆又鲜活起来。
作者
庄琼珍,笔名庄琼,资深宅女,喜欢阅读,不想文以载道,只想用文字织梦。文章发表于《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每周文摘》、《南国都市报》《泉州晚报》等报刊杂志。
朗读者
李一扬,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持人。
征集
★《夜读》栏目每周定期推出“闽南夜话”、“诗歌之夜”、“英文朗读”等,用多元化的节目,满足听众们多样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适合栏目朗读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
★如果有适合夜读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荐,让好声音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发送音频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至电子邮箱xmrbsbjcz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