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闽南夜话你见过传统的扬谷机吗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bdfcs/zhiliao/

扬谷机与碾米器

作者/寒霜

(原载《厦门日报》城市副刊)

老家的乡亲们如今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除了种地瓜、种花生,每年还种一季水稻,当季收割、晒干的稻谷,收藏在谷仓里,供全家人一年食用。

前阵子,我们回老家,婆婆竟然没在家。找了一圈,却发现婆婆和大哥在晒谷场上扬稻谷,大哥把晒在水泥地上的稻谷收拢,装在簸箕里,倒进扬谷机上方的喂料斗,婆婆摇动手柄,“呼呼”声响起,稻壳和糠秕便被风吹走,饱满的谷粒直接留在下边的出料口。落日余晖里,82岁身体硬朗的婆婆扬着稻谷的画面,温馨又美好。

我没见过这种传统的扬谷机,很好奇,也上去摇了起来,呼呼转动的风把我们的衣衫掀起,我觉得它有点像风扇。小叔子告诉我一个笑话,说他们班有一个同学,以前夏天吃饭的时候,同学一家三兄弟要轮流摇起扬谷机给他父亲扇风。看来,扬谷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工具,还可以当风扇呢。

稻谷晒过后,能存储的时间较久,需要白米的时候,得用摩托车运到山下的碾米房加工成大米,吃多少碾多少,因为天气热,大米容易生米虫。先生觉得这样颇为麻烦,便给婆婆买回了一台微型碾米器。先生看着说明书组装,不一会儿,一台只有微波炉大小、有安全防护装置、操作简单的家用碾米器就组装完成了。

婆婆赶紧拿来稻谷,倒进加料口,盖上顶盖,按下开关,随着电机转动,第一遍出来的是糙米,把糙米再倒进加料口,重复两三遍,再碾出来的就是我们日常吃的精白米了。

亲戚们过来串门,他们也被微型碾米器吸引了。大伯母问,这一台得多少钱?大哥则关心功率大不大,是否耗电。堂哥还从家里拿了不同品种的稻谷来加工,大家一边闲话家常,一边看碾米。有人说:这微型碾米器太慢了,效率不高,人多不适用,婆婆笑着说:“我吃得少,一天碾一次米刚好。”

见此情景,我十分高兴,古老的扬谷机传承千年文化,新型电动碾米器又与时俱进。真是“一年一耕,禾黄稻熟归粮仓;一天一碾,吹糠见米现新粮。”

作者

蒋寒霜,女,土生土长厦门人,制药企业退休人员。笔名:AMY、寒霜。喜欢用文字记录感人瞬间,描写生活点滴。已经在《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等刊物发表作品70余篇。

朗读者

张洵,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主持人。

征集

★《夜读》栏目每周定期推出“闽南夜话”、“诗歌之夜”、“英文朗读”等,用多元化的节目,满足听众们多样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适合栏目朗读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

★如果有适合夜读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荐,让好声音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发送音频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至电子邮箱xmrbsbjczs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