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3日讯(记者徐昇)自南京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以来,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中有党员干部、年近五旬的医生,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护士;他们有的奋战三天三夜连轴转,有的连续忙碌12小时没时间吃饭,靠顽强的意志支撑。为了守护百姓健康,他们夜以继日冲在危险的“最前线”,这就是建邺区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采样团队。
禄口机场疫情发生之初,这支由80人组成的队伍就整装待发,随时迎接接踵而来的任务。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支援江宁区上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采样。在任务指令下达不到半个小时,这支队伍中30名精兵强将连同防护物资一起坐上支援的大巴车。到达现场,医护人员来不及喝口水,规范穿戴上防护装备,就投入到紧张的核酸采集中。这一干就是十余个小时,大家的贴身衣服早已湿透,脱出手套其中的汗水能打湿地面,面颊早已疼到麻木。大家累了就地休息,始终咬牙坚持直到第二日凌晨,完成了近万人的核酸标本采集。离开前,江宁的同行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7月24日早晨,南苑街道思园发现阳性病例,中心迅速集结20名队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户外30多摄氏度高温,防护装备刚穿上身,队员们已是大汗淋漓。为避免人群聚集,冒着酷暑,10个组同时开采,不时解答现场居民的问询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连续奋战6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了近人次的核酸标本采集,为尽快排查出潜在感染者起到积极作用。
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采样团队
全市范围的核酸采集全面铺开,核酸采样团队分成7个组,奔赴到各点位。预备党员杨淑琴是建邺电大采样点的小组长,早早来到点位,把所有参与登记的志愿者集中起来,对核酸采集软件系统及穿脱防护服进行培训,做到人人熟练掌握,为8点能准时开采做好充分准备。其间,她来回不停在各采样组间进行指导,协调出现的各种问题,规范处置医疗垃圾等。一天下来,她的步数达到2万多步,声音早已嘶哑,当她和晚班同事做完交接班,连续工作已达13个小时。党员邹春燕负责采样工作,胳膊上百次地抬起放下,一天下来肿得抬不起来,老公心疼地用毛巾帮她热敷,往往她在热敷时就睡着了。医生马啸宇负责中心本部的点位,由于来采样人员众多,常常顾不上吃饭,还没等扒上几口又被喊去处理问题。护士周渊年近50岁,多次主动请缨,参与一线的采样工作。
到社区进行核酸采样
除了固定点的采样外,团队还要为居家隔离的人员提供上门采样。由于辖区内老旧小区众多,没有电梯,队员们穿着防护服常常要楼上楼下来回爬楼达十余层,等采样结束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从头到脚早已没有一块干的地方,队员们互相调侃今天又洗了一个“桑拿浴”。
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数轮的核酸采样中,已累计采集达18.2万人次。这是一支团结、奋进的队伍,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出,为守护人民的健康,不负所托,勇往直前。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