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史春波通讯员曹韶博
李白来了。
贺知章来了。
陆游来了。
王冕来了。
……
这些灿烂星空里的名人,从百米长卷的画面里扑面走来,和你撞个满怀。
这是中国美院的二十余名师生耗时近一年绘制的国画,画面上都是古往今来的绍兴名人,他们沿着唐诗之路畅游,一路留下了很多中国历史上可以瞻仰激赏的清廉事迹。
这幅图名叫“新时代清风廉路图”,6月26日上午,它的首展活动在浙江省科协会堂隆重举行,为我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增添了绍兴独特的诗画和清廉印记。
浙东唐诗之路是唐代诗人从钱塘江出发,穿越浙东的一条山水人文古道,绍兴正是其首倡地、精华段。
近年来,绍兴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纵深推进清廉浙江建设、加快建设诗路文化带的决策部署,挖掘“浙东唐诗之路”的清廉文化内涵,打造集廉政教育和文化游学为一体的新时代“清风廉路”,推动山水之美、诗画之美转化为心灵之美、道德之美。
本次展出的“新时代清风廉路图”百米长卷,就是绍兴市纪委委托中国美院创作的。以水墨山水的形式,全景展示绍兴全市域诗路节点上的清廉文化元素,让诗文和清风在长卷中融合嬗变出独特的韵味。
“我们美院师生这次将思政和实践课堂延伸到了绍兴的青山绿水中,先后两次深度考察调研,白天走访清廉地标、与当地专家座谈交流,晚上收集素材、打磨小稿……”谈及创作过程,中国美院王开通老师坦言,在把握和体现绍兴各具特色的山水人文时下足了功夫。
“新昌雄奇伟岸、步步是景,嵊州山重水复、大开大合,上虞诗情画意、延绵不绝,柯桥天光云影、空灵通透,越城开阔坦荡、群星荟萃,诸暨山高水长、钟灵毓秀。”他这样点评。
这次展览不但通过蜿蜒的展线铺陈展示了“新时代清风廉路图”百米长卷,更是通过数字交互、图文并行、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让参观者在移步换景中,溯廉脉、赏廉文、听廉戏,徜徉于绍兴极具辨识度的瑰丽山水人文,共享这场接地气、连民心的群众性文化盛宴。据悉,本次展览在杭首展后,还将在各地巡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