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莫谨榕通讯员岳瑞轩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的关键性举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透露,年,广东落实落细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制定了减轻企业负担十项措施,全力做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亿元。
为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强有力的“双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广东各地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组合拳”,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有了“税力量”助力,不少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铆足动力促生产,确保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升级稳企措施缓税缓费解资金难题
今年以来,广东多地不断升级减税降费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3月15日,东莞市税务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关于优化完善进一步落实支持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对此前出台的“莞税稳企十条”进行再升级。“我们希望能够发挥好税务的力量,切实帮助企业和纳税人减轻负担,与莞企共克时艰。”东莞市税务局法制科副科长颜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升级版“莞税稳企十条”明确提出“根据疫情影响延长申报纳税期限,东莞年3月份申报纳税期限已延至3月31日”。这一点让众多企业,特别是在封控、管控区企业减轻办税负担。“我们的办税人员疫情期间没能及时赶回公司整理数据,我们也很担心错过纳税申报期,还在想着去申请,现在申报期延长,就不用苦恼了。”蓝梅尔特斯(广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李洋洋表示。
在税费优惠政策方面,“莞税稳企十条”加入了最新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缓缴政策,“按照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对前期已缓缴的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缓缴期限继续延长6个月;对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上述税费延缓缴纳6个月,其中制造业中型企业可以延缓缴纳上述税费的50%,制造业小微企业的上述税费可以全部办理延缓缴纳”。缓税缓费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笔短期的“无息贷款”,能助力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
“疫情防控需要,我们的生产经营也‘慢’下来,一些项目要外包,资金上也有了压力,幸运的是有缓税缓费政策,这个月我们办理了2月超40万元的税费缓缴,盘活了资金,应对起疫情也更有信心。”位于松山湖的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财务负责人黄小姐说。
“我们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细分为符合缓缴条件、符合退库条件、新增享受缓缴、延续享受缓缴、金额万元以上、金额万元以下等多个子清单,针对不同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