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中文的,年轻时好高骛远,总想当个作家,这是当时人生的梦想。
可是,我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先被分到宣城县一个叫“油榨沟”的中学教书。“油榨沟”,当时对我这个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来说,连这个名字都接受不了。然而,现实毕竟不是梦想,就这样,我“掉进”沟里整整16年,我觉得我的梦想永远不会实现了。我不得不在那里结婚、生子;在那里我从当老师开始,当班主任、青团书记,再到当教导主任,校长。不知怎的,我惭惭爱上了这个江南小镇,这里,逐渐成了我的事业,后来成了我的眷念,改革开放后农村的一些变化,也开始萌发我写作的念头。
记得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开始可以养鱼、捕鱼。油榨沟,这个江南水乡,有人开始养鱼、捕鱼,特别到了冬天,我们油榨中学那段河面是个天然鱼库,那种盛大的捕鱼场面及农民喜悦的心情,着实让人激动。我把看到的这场面写成散文叫《起河》,歌颂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变化,想不到此文被武汉大学《写作》杂志发表,并配有评述,这对我触动很大。年《中学生》杂志举办“可爱的家乡”征文大赛,我辅导的赖业成同学写油榨沟的《水乡隆冬》作文,获得了一等奖。这些,在这条小沟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油榨沟这个名字,裹袭改革开放的浪潮在我心中溅起不力小的浪花,托起我前进的小舟。
年,从“沟”里爬到“桥上”,调到本县的双桥职业中学任校长,在那里我仍然兼教一个班的语文课。我想,自己当不了作家,能不能培养几个文学爱好者也好。因为我那所学校离城关很近,农民开始用大蓬车运输与做生意。我班冯继珍同学写了《大蓬车的兴起》一文,反映了当时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经营手段与观念的变化,我觉得有点意思,便作了深入辅导,结果冯继珍同学的《大蓬车的兴起》获全国*治小论文二等奖。那时,我们学校搞开门办学,我与学生去农场劳动,我班杨静同学写了《果树的大年与小年》,也经我辅导被《作文成功路》杂志刊用。这些成绩,对于一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自己颇具成就感。说来奇怪,当时在我的思想中产生了一个想法,我感到文学艺术的成功,要与国家的急剧变化及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连学校办学也要连赶上时代的潮流,后来我校的办学实践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其时,我的主要角色还是一位职业中学的校长,我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我的职业中学办好。当时,我校结合当地实际,办了水产、园艺等专业,省里把两个包分配的中专班也放在我校代办,很受大家欢迎。特别水产班当时许多养殖专业户因鱼塘鱼生病跑到学校或写信到学校求方,我校专业教师很快给他们指点,帮助他们解决了鱼病问题,我利用我能写文章的优势,写了《实验基地的幅射作用》,被《职业教育》杂志刊登,在省内外影响很大,时任国家农牧渔业部的副部长的孟宪德同志到我校视察,并为我校题辞:“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年全省职教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北学陈集,南学双桥”的口号,我也被宣城县人民*府“记功”奖励。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着方方面面,它已把我和我的学校涌入到了这时代的洪流。
或许,领导上也许认为我干得不错,年下半年,又让我从“桥上”爬到了“十字街”,进了城,调任宣州市二中任校长。这是一所县中,也是一所完全中学。到了二中,我仍然未间断我的语文教学工作,我的梦想仍不死。果然,在宣州市二中,我所教的金恩灵、汤敬华、*昕、陈忠松、查俊等同学的作文被《语文报》、《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作文》、《读写月报》、《中国少年报》等十几家报刊选登,掀起了不小波澜。后来,我干脆把所有的获奖作文汇集出版了一本叫《优秀作文是怎样产生的》的书。书中让学生自己讲述作文“产生的经过”,由我进行“作文评述”,再附上原文,在师生中影响很大,我虽不是作家,但我出书了,我很兴奋。后来,我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文章编辑成一本叫《园中之路》的书出版,当时当教师的人出书的还不多。年,我被评为安徽省首批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此后,我觉得我的担子更重了,在学校组织文学社,办校刊,吸引不少学生成为文学爱者,从另一个侧面,我为文学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以至现在我市许多从事文学的人都是我的学生。他们中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多人,就此,我已很满足了,虽然不是什么作家。我的学校后来改为“宣城市二中”,被评为“安徽省示范高中”,到目前为止,不但为社会培养了不少普通劳动者,也为清华、北大输送了学生。
年,我被调到宣州市教委工作,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到方方面面,引起的各方面的变化,我对它的接触更多,理解也更深了。于是我利用我学中文、当过语文教师的特长,把到看到的、接触到的写成新闻稿或通讯发表,试图也继续实现自己弄文学的理想。年,我市打响“两基”攻坚战,我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市长与各乡镇长签*令奖,我当即写了《一字千金为两基》,获安徽教育新闻一等奖。我市各级*府为学校修路,引我的深思,为全面反映这一情,我深入采访,写了《宣州市各级*府为学校修路》。发表在年《人民日报》5月3日第6版上,引起一定的反响。昝村乡人民重视教育,我借用““昝”字“处”、“日”上下结构,把昝村人说成在太阳上办教育的人,更加光辉。我与另一位同志写的通讯舍己救人的赵平宋《生命的价值》,被《教师报》发表,赵平宋被评为安徽省首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年,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坐冲锋舟去60里外的水东镇送试卷,回来后我撰写了《为了名考生》长篇通讯,被《安徽青年报》几个报纸上在头版头条发表。后来新闻写多了,干脆编了一本叫《教育新闻与写作》的书出版。《安徽日报》曾为我作了《为书耕耘为书忙》专题报道。
年我退休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时代的飞速进步,我们有点赶不上新时了。但我决心甘心,想赶新时代这“趟”。于是,我去老年大学学电脑,有人说:“你这大文豪,大校长,还来学这东西?”我说:“不期羲和车倒日,随着时代赶夕阳”。我沉下心来虚心学习,向我现在教我电脑课、以前是我的学生虚心学习,终于我学会了用电脑,在网上写博客、发邮件,还学会运用photshop(福特晓夫)做图片,给文章插图。我以前给报刊投稿用手抄、用邮票寄,现在一点就走了,多方便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呀。我还当上宣城论坛十八巷版主,《安徽吟坛》诗词刊物的编辑,与人交流更广泛了。近年来,我在《散文百家》、《散文天地》、《安徽日报》、《新安晚报》《中华诗词》发表作品。另外,我还写了《寻找回忆》、《敬亭山诗词赏析》和《水乡渔子歌》三部著作。尤其我的《水乡渔子歌》描写故乡自然美景,人文历史,不仅让人们看到水乡人民捕鱼钓鳖、放鸭捉蟹的生动场景和生存智慧,更让人们了解水乡人生命的坚强与和谐。年《水乡渔子歌》又荣获省散文学会颁发的第三届散文奖,现被安徽散文馆收藏。《敬亭山诗词赏析》当时在宣城任市长的虞爱华同志(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还给该写了序言,市*府拨款三万元出版。我至今到年,我这40年,我已出版了十部著作,我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我70岁生日那年,被吸收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我终于圆了自己的文学梦,成了一名“业余”作家。我想,这“业”与“余”的点点滴滴成绩不都是40年改革开放的浪潮裹挟时在我身上溅起的浪花么?
(作者单位: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