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世界看见上林这个活动即将启幕,活动内 [复制链接]

1#

年“中国旅游日”南宁主会场暨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将于5月19日在上林县启动,相关活动也将陆续在该县各景点景区全面铺开,一场一年一度的生态旅游养生大戏大幕徐徐拉开。在这个全国旅游的重要节点,上林县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养生产业的成果得到了集中展示,正如该生态旅游养生节的口号:“让世界看见上林”。每个人都可以在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童真与宁静,或青山远眺溪水嬉戏,或体验农垦果园拾趣,抑或聆听山歌探索民俗、大快朵颐享受好物。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浪,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自年起,我国将每年的5月19日即《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定位“中国旅游日”。这与“千古游圣”徐霞客的一生难以剥离。徐霞客在上林驻足长达54天,是他整个游线上停留得最久的地方,上林因此被称为徐霞客最眷恋的地方,这也是南宁将主会场落在上林的根本原因。霞客万里行,眷恋在上林,能行万里路,人人皆霞客。近年来,上林不断在生态与经济的冲突中寻找平衡、在民俗与现代的碰撞中收获激情、在青山与绿水的交映中发掘产业、在困难与机遇的背景下创新前行,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是一次全民生态旅游养生狂欢,更是一窥上林县经验和特色的机会。

荒山荒地变景区,上林好去处越来越多

“景区现在正在慢慢完善。已经建好了可供孩子们游玩的游乐场,后续游乐场区域还会增设项目,比如水上索道等。加上山里面的漂流项目和正在筹备的住宿区,相信大庙江景区的发展将一年比一年好,大家来到大庙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生态旅游乐趣。”大庙江生态旅游景区相关负责人*志看着一年前还是工地的景区游乐场区域说道。

大庙江是上林县近年来成功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一个缩影,从峡谷荒地到景区,他们仅用了几年时间。去年,大庙江旅游产品很单一,仅有漂流、赏花等为数不多的项目,到如今,金葫芦儿童乐园、山地越野车、真人CS等旅游项目不断丰富,每逢节假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上林人前往休闲度假,甚至不乏从外地慕名赶来一睹森林景区美妙的游客。仅从今年元旦至“五一”期间,该景区游客总接待量就达到了50万人次。

距离大庙江生态旅游景区40公里的白圩镇赵坐村,那里也有一名年轻人像*志一样发出感慨,惊叹上林生态旅游发展的日新月异。振林(粤桂)生态产业园位于赵坐村,那里以前同样也是低洼荒地。“我们把荒地利用起来,主要做渔业,养高值鱼,现在把旅游业带入进来。”上林县振林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梁健诚说,园区几年时间从一开始的四五百亩发展到了现在的亩,旅游业是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目前旅游业内容正在完善中,但已经可以满足游客湖边住宿、餐饮以及垂钓等需求。远处有山近处有水,园区因优美的环境已经成为新上林的又一个网红打卡点。

上林县原本生态资源丰富,利用荒山荒地开发农业、带入旅游业无疑是锦上添花。据了解,近年来上林旅游工作紧紧围绕“生态为本、创新引领、旅游兴县、强县富民”的战略定位及“壮族老家·养生上林”形象定位,推项目建景区、挖内涵创特色、抓配套优服务、扩宣传树品牌,旅游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上林县已拥有4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6家,省级级旅游度假区1家,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乡村旅游区(农家乐)约家,构建起了全域旅游模式,打造了处处皆是景、处处皆可游的格局。

取材当地好物产,上林美食挑逗着味蕾

大龙湖、金莲湖、鼓鸣寨、霞客桃源、农耕文化园、万古茶园、福人湖生态旅游区、振林(粤桂)生态产业园、壮韵线城、三里·洋渡,一个个景点景区串联成线、构成片,勾勒出上林县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旅行图。漂流、骑行、赏花、摄影、垂钓、游园、瓜果采摘、儿童乐园、户外拓展、农耕文化、休闲养生、特色美食等,内容丰富的生态旅游养生项目,犹如繁星,点亮探索“壮族老家·养生上林”“世界长寿乡”风采和元素的旅行路。

上林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52.49%,确实是一个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不过,最为吸引人的,还是上林蕴藏的长寿密码。年5月,联合国老龄所积极老龄化专家委员会授予上林“世界长寿乡”荣誉称号,目前上林百岁以上老人共有83人,百岁老人数量远超国际标准。“要想身体好,常往上林跑。”上林良好的空气质量、水质以及丰富的物产、含硒量高的食物也是上林吸引人的地方。前往上林游玩,游山玩水是必须项目,而品尝绿色美食则是标配。

据了解,近年来上林县依托上林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优良生态环境,培育出大米、八角、水果、蔬菜、糖料蔗、山水牛、高值渔、生态鸡、清水河鱼、小龙虾等特色农业产业,其农副土特产品均是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明山矿质水系灌溉而生产出的有机、生态、环保产品。

其中,大米是名声最为响亮的上林名优农副产品之一。上林大米以色泽光洁清亮、滋味清香、蒸煮品质柔软可口、营养丰富的特点,被称为“用矿泉水种出的稻米”享誉广西区内外,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次是八角。上林八角主产区位于大明山东麓,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上林茶叶则是来到上林不应被错过的享受。用大明山的山泉水,泡上一壶产自大明山脉的茶,香醇甘爽令人心旷神怡。

有了品种丰富的原生态好物,取材于当地的绿色美食,也成了上林生态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山泉水饲养出的肥美小龙虾和全鹅宴、全鱼宴,还有来自大龙湖的小银鱼、大明山的八角鸡,西燕镇的扣肉、黑豆猪脚煲、豆腐酿等,都在无时无刻挑逗着游客的味蕾。

生态经济寻平衡,上林多项措施获称赞

上林风光秀丽、物产绿色、民俗丰富,但在年因疫情受挫的旅游大环境下,他们同样受到了冲击。好在上林县委、县*府不断强化措施,全力以赴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当年该县旅游业就在回暖复苏之路上步履稳健。到年底,上林县实现接待游客.29万人次、旅游消费62.91亿元,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不断向疫情前水平靠拢。而年第一季度,上林的这份成绩单更加优秀,共接待游客.22万人次,同比增长.23%;旅游总消费23.31亿元,同比增长.27%。

旅游业是“幸福产业”“富民产业”“全能产业”,旅游一业兴,百业旺。上林旅游业的快速复苏,得益于该县的多项有力措施。在大局方面,上林县结合上林旅游资源实际,科学编制《上林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上林县旅游产业提升发展规划》,画好发展蓝图,布局谋划旅游。

在年我国疫情较严重的年份,没有往日的旅游火爆场面,上林县将重点目光投向自身条件的提升,做好各景区景点建设和规划,加大旅游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年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05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大庙江、福人湖景区、壮家要寨乡村旅游区旅游服务中心、登山步道等基础景观和设施的提升。此外,年上林新增福人湖、振林(粤桂)生态产业园2家国家3A级景区,大龙湖、鼓鸣寨、田园综合体、南丹卫城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落地抓紧建设进程,旅游成效凸显,上林县成功创建广西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生态和经济似乎是一个“矛盾体”,如何既守住青山绿水又收获金山银山,各地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找到平衡点。上林县在这方面同样成绩显著,建成一批生态旅游观光景区、乡村旅游区、田园综合体、特色民宿等生态旅游项目,前提是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于是,当人们前往上林旅游时,除了看到上林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上林环境治理的成效。一座座污水处理厂(站),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了水源保护工作;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攻坚,加强了大气污染防治,让上林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9%;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排查,建立污染源清单,加强了土壤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来源: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记者林显威通讯员任雪花蓝海通梁惠俐周志许

编辑:蓝梦校对:卢小青

责编:李雅晴编审:周婵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宁晚报报料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