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hunan.ifeng.com/a/20180514/6574807_0.shtml穷家一盆酱04:56来自厦门日报
穷家一盆酱
作者/小寒
原载于《厦门日报》城市副刊
俗话说,“富家一本账,穷家一盆酱。”居家过日子,有了酱,生活就会变得有滋有味。在湖北孝感老家,初夏是开始晒酱的好时节,那些颗粒饱满的黄豆自然是留着过年磨豆腐,只有破裂的、干瘪的黄豆才被选出来做酱。把那些黄豆洗净煮熟,阴至半干,拌上面粉,采摘枸树的大叶子,一片一片盖上,放在阴凉处发酵。
孩提时的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去偷看黄豆发酵,手扶着簸箕边,踮起脚尖去看那些裹上面粉的黄豆。我明知道那些黄豆不能吃,却很好奇它们的变化。起先几天,裹黄豆的面粉还是白色的,没两天就变成了淡黄色,最后面粉变成了黄绿色。奶奶凑近一看,闻一闻,嘴里念叨着:“嗯,可以下酱了。”
图片来源:千库网
把发酵好的黄豆摊在太阳下晾干,放凉后倒入凉开水,加上辣椒、盐等调味料,奶奶一边忙碌一边自言自语:“省了盐,酸了酱,盐可得放足喽。”奶奶将调料与黄豆酱拌匀之后,倒进一个陶盆里,用薄膜封口,再盖上一片透明的玻璃,放在天台上暴晒。
晒酱的日子每天都是美好的,特别让人期待。奶奶说天气好的话,酱一个月就可以晒好。每天清晨,太阳刚升起,我和弟弟妹妹便抢着端酱盆去天台。酱的搅拌也有诀窍,一定要一大早酱还是冷的时候去搅拌,把陶盆表面黄褐色的酱搅下去,再把下面没有晒到太阳的酱翻上来。奶奶对毛手毛脚的我们极不放心,我们搅拌酱的时候,她都会在一旁盯着。
酱盆“早送晚接”,不能在外过夜,更不能淋到雨。如果遇上一场说来就来的雷阵雨,我们全家人都会往天台上冲,抢着端酱盆,生怕晚了一步,酱淋到雨,口感不好。整个夏日,酷热难耐,我们多希望来一场降温的雨凉快凉快,但为了那盆酱,我们都不敢说“希望下雨能凉快”这样的话,因为,我们心心念念的酱可是在天台上晒着呢,大太阳晒着,酱才能好吃。
图片来源网友“芳时易渡”
大约过了二十来天,我们的黄豆酱晒得差不多了。蒸第一碗酱时,仿佛即将举行某种隆重的仪式,母亲端着白瓷碗,小心翼翼地用勺子舀出酱盆表面的酱,放在饭锅边蒸,阵阵酱香在厨房弥漫,左邻右舍闻到浓浓的酱香,不等奶奶邀请,就有人端着白米饭,冲到我家厨房,等着尝酱了。
黄豆经过发酵、晾晒,做成的豆酱香辣油亮,鲜香扑鼻,有一勺酱就能吃下一大碗白米饭。一盆黄豆酱看似普通,却承载着我们全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黄豆酱一年只做一次,晒酱时一家人忙忙碌碌的身影,至今仍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尽管岁月流逝,但那浓浓酱香却永驻心头。
作者
韩红霞,笔名小寒,湖北人,现居厦门。厦门市作家协会会员。用心感受生活,用文字阐释爱,文章散见于《厦门日报》《厦门晚报》《两代人》等报刊杂志。
朗读者
齐妍,漳州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征集
★《夜读》栏目每周定期推出“闽南夜话”、“心灵夜悟””、“英文朗读”等,用多元化的节目,满足听众们多样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适合栏目朗读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
★如果有适合夜读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荐,让好声音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发送音频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至电子邮箱xmrbsbjcz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