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全国主流媒体社长总编主题采访活动在广州举行。当天,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主办,羊城晚报社、抖音安全中心联合承办的“全民反诈净化网络环境——防范新型网络诈骗媒体联合行动”同步启动。启动仪式发布了《年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研究报告》,并邀请媒体代表、学界专家、互联网平台反诈专家围绕防范网络诈骗话题展开了讨论,推动掀起全民反诈热潮,遏制网络诈骗高发频发趋势。
倡议发起:
形成媒体宣传合力,共掀全民反诈浪潮
当天活动现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林海利致欢迎词。他表示,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网络诈骗逐渐成为案发频率最高且直接关系民生的网络犯罪行为之一。为提升群众防诈反诈意识,媒体人责无旁贷。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将与专家、学者、媒体同仁们一起,探讨创新的反诈宣传方式、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产品、精准有效的传播模式,提升网民防诈反诈意识,打造防范网络安全宣传范本。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发表《防范新型网络诈骗、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研究》主题演讲。沈逸表示,网络诈骗等互联网安全问题是底线问题,从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角度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更有效的协同治理生态体系,应该是各互联网平台共同努力的方向。
随后,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社长刘海陵代表“防范新型网络诈骗”媒体联合行动工作组发起了行动倡议,希望中国晚协各会员单位共同行动,形成协同作战宣传合力,共同掀起全民防诈反骗的浪潮。
刘海陵表示,媒体应综合运用好自身宣传阵地与传播手段,常态化开展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的宣传,策划推出不同形式、频次的专题宣传报道,打好宣传的组合拳,唤醒人民群众反诈防骗意识。此外,要加强彼此间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加强与平台运营商的合作,建设媒体同行间的协同宣传一体化,共同筑起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的保护墙,让不法分子无漏可钻、无机可乘。
防范新型网络诈骗媒体联合行动正式启动!
报告发布:
网络诈骗进入新阶段,呈现四大趋势特点
为充分发挥防范打击网络诈骗工作中新闻媒体宣传教育效应、学界理论研究指导作用及互联网平台优势,年5月,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召集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学界代表及抖音安全中心,成立防范新型网络诈骗媒体联合行动工作组,针对国内网络诈骗高发频发的趋势开展研究工作。在活动上正式发布了《年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显示,网络诈骗的专业化表现在技术应用、组织运营、团伙分工等方面。其中,网络诈骗的技术应用逐渐专业化最为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绝大多数网络诈骗中,诈骗团伙都不是在某一个平台完整实施诈骗,大多数都会流转两三个乃至更多平台、工具完成犯罪。这是目前网络诈骗的又一个典型特征——跨平台化。
抖音安全中心反诈专家刘欢称,为有效防范、治理打击网络诈骗治,互联网企业平台需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义务。平台需要提升技术投入,建立网络诈骗风险数据库、风控识别能力,及时识别出网络诈骗风险账号,及时进行阻断拦截。
专家意见:
网络诈骗治理需开放协作、联动打击
研究报告显示,网络诈骗一旦进入事后阶段,由于其跨平台特点,单一互联网平台或其他机构的治理打击难度会非常大。由于不同互联网平台在网络诈骗行为中处于不同环节,相互之间数据并不互通,造成任何单一平台对网络诈骗的治理打击面临着长期持续对抗局面。
针对“防范网络诈骗”“互联互通助力反诈”这些话题,11日进行的联合行动启动仪式上,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扬子晚报编委张琳、羊城晚报社时*新闻部记者张璐瑶、抖音安全中心反诈专家刘欢等展开了讨论。
张志安表示,网络诈骗治理打击很多都是基于算法模型,在平台内对涉嫌网络诈骗的行为进行预警,实现互联互通后,通过跨平台数据配合可以对潜在诈骗风险进行预警。所以,未来不管线下平台之间的协作还是基于线上多平台互联互通跨平台协作,在反诈风险预警模式上,会有更好的技术效率。
张璐瑶以一线记者的身份分享了其亲眼目睹广州反诈中心劝阻受骗群众的经历。刘欢认为,要想彻底打击网络诈骗,需要公安反诈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分别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义务,尤其是互联网平台,跨平台跨机构的开放协作、联动打击至关重要。
张琳表示,作为媒体,做好形式多样,接地气的防诈宣传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扬子晚报官方新闻客户端紫牛新闻上就专门开辟了“牛刀斩谣”栏目,既“斩”谣言,也“斩”掉了很多的新型网络诈骗行为。她认为,媒体力量参与构建新型网络环境,能为净化网络环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赟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