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来石开启他的主题演讲——《匠者仁心——让故宫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上午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下午在省科技馆,分别为观众们奉献了一场关于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大餐,并赢得了数十次掌声。
单霁翔,研究馆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工学博士。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为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年9月,获国际文物修复学会“福布斯奖”。出版《文化遗产·思行文丛》等20余部专著,百余篇学术论文。
在省科技馆2个小时的演讲中,穿着对襟上衣、老北京棉鞋的单霁翔一气呵成,没有讲稿、全程站立,幽默而深入浅出地将一个既庄严厚重又温暖时尚的故宫为大家娓娓道来。
今日,单霁翔在石家庄大剧院继续开讲。
石家庄大剧院内座无虚席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
00:15“我叫单霁翔,我在故宫博物院看门……”简单幽默的开场白,拉近了与观众们的距离。“我看门的这个地方,其实我也很熟悉,小的时候,父母带我来了多次。”这个地方拥有很多“世界之最”,比如这是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世界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这里面收藏着世界最丰富的中国文物藏品,也是世界来访量、游客数量最多的一座博物馆。但细细地想一想,这些其实并非最重要的。“如果你说你的馆舍大,但70%的区域都立着牌子,写着‘非开放区,游人止步’;如果你说你的藏品多,但90%以上的藏品都沉睡在库房里,人们也都看不到……并且参观状态也不好,只是跟着导游的小旗,看看这里是皇帝坐在什么地方、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结婚……没有真正感受到这座博物馆的真正魅力!”
单霁翔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拥有的这些文化遗产资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做出贡献,也就是人们难得的这次文化之旅,究竟能获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改变,让文化遗存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目前,经过故宫人的努力,故宫开放面积原来只占总面积的30%,现在已超80%。
“我们希望把一个辉煌壮丽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年!”单霁翔信心坚定,他为大家展现了近几年故宫的创新与改变:开启网上订票,让观众几分钟就能进来。新设的块指示牌和电子告示牌,让观众走在偌大的故宫里,总能知道身在何处。增设把椅子,让游客可以休憩;进行“厕所革命”,增加女士专用卫生间;通过文物修复,力争让收藏的件文物,每一件都光彩照人……
到年,故宫的参观人数达到万人次,但单霁翔并不满足,他认为,接待的观众再多,在全球人口中也是很少的一部分,他希望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向全世界传播故宫文化,从千万观众到亿万观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掌上故宫”“故宫展览”“故宫社区”等多个手机应用程序,深受观众喜爱。
单霁翔最后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就一定有灿烂的未来!我们为此而努力!”
没有机会去到现场的朋友也别急,
小编和你们一样无法前往现场聆听学习,
于是乎小编搜到了单霁翔馆长
之前做的同主题现场演讲,
《匠者仁心——让故宫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冯月静图/卡卡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石家庄日报全媒体新闻热线
————
倾听大众声音 发布权威信息
架起媒体与用户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