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发展历史 » 60岁生日最后一次献血,血液内科医生为自
TUhjnbcbe - 2023/2/14 20:19:00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华牛智杰实习生舒安淇通讯员林伟吟刘文琴

“收到广州血液中心发来的信息:血脉之情大善,无私真爱至高,您捐献的血液经检测合格;医院。那种价值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9月19日8时许,中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王医院组织的献血地点,撸起袖子第10次献血。

据悉,当天是她60岁生日,王秀菊对记者说,“献血不为别的,就觉得能帮助别人很开心,自己内心的价值感得到提升。”今天,她以第10次献血为自己庆生。截至17时,中医院献血共有人次,献血达到.5个单位(毫升)。

医院每年组织4次献血,以弥补供需不足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近年来广州血液中心的库存紧张,医院临床用血常常供不应求。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医院想出了很多办法,其中定期组织教职工无偿献血是主要举措。

作为血液内科的专家,王秀菊主任经常遇到白血病、地贫、血友病患者,“他们急需用血的情景经常会浮现在我脑海里。为了帮助这些患者,只要我身体允许,就会积极参与献血。”王秀菊说。据悉,今年是王秀菊主任60岁生日,她以最后一次献血为自己庆生(国家提倡公民参与无偿献血的最高年龄为60岁)。

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率先参与献血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用血紧张的境况。中医院输血科主任谢双锋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一年里第一、三季度是缺血季,遇到集中大手术如肝移植、心脏移植、多个急诊抢救等用血量特别大,常常会加剧用血紧张。因此,医院近年来积极组织教职工一年四次献血,每一次献血一般捐献血液总量约多个单位,也就是6万毫升左右。这样血液中心就可根据职工无偿献血量,予以优先保障医疗救治用血。

令人担忧的是,由于重症病人和复杂疑难病人的占比越来越大,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平均单个手术病人用血量逐渐减少,但医院的用血量总体上是不断增加的。谢双锋说,在学生放假期间,比如寒假、暑假学生回家后,无偿献血主力*少了,医院用血就特别紧张。目前,广州市血液中心每天实际医院80个单位(毫升)的红细胞,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

截至17时,中医院献血共有人次,献血达到.5个单位(毫升)

自己献血,家人生病治疗可优先用血

在献血现场,记者还遇到了一位广州市血液中心的志愿者——48岁的陈女士,她O型血,坚持献血20年,共献血36次(有时候捐献血小板,实际献血达到61次)。

她向记者出示了一张绿色的“广州市无偿献血优待证(A卡)”。“免费参观博物馆、乘坐公交地铁免费、医院免除普通门诊挂号费……”陈女士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本身我参与献血就是奉献爱心,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没有想到*府给我们献血者这么大礼包。”

20年参与献血,陈女士从未觉得身体不适,反而因为帮助了他人而身心愉悦。不仅如此,自己献血还惠及家人。令陈女士感触最深的就是前两年,她父亲因为地贫需要输血治疗,在医院住院期间,陈女士因为持有A卡,她父亲可以优先用血,而且在梅州用血后,将单据拿到广州血站还能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

据记者了解,广州市无偿献血优待证由广州血液中心发放,是广州市人民*府对坚持无偿献血和献血志愿服务的这群奉献者的肯定、关心、关爱。该优待证分为A、B、C三种。年5月1日起,广州市无偿献血优待证(A)启用。据统计,广州城区无偿献血优待证(A)符合标准者有近人。

编辑:孙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60岁生日最后一次献血,血液内科医生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