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刊物介绍 » 从杨惠妍到王思聪,地产二代们的彪悍与张狂
TUhjnbcbe - 2023/3/25 19:02:00

作者:张若

编辑:苏文

来源:苏说财经

楼市多暴利,地产多豪门。

年3月20日,91岁高龄的李兆基正式退休,其56岁的大公子李家杰和48岁的二公子李家诚分别出任恒基地产联席主席和总经理职位。

这也标志着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这香港四大豪门的地产乃至商业帝国版图全部交接给了二代的公子们。

相较之下,内地的房地产也经历了30多年的波云诡谲,地产“创一代”们筚路蓝缕、历经沧桑,时代发展助推财富如洪流般流淌,从而造就了他们的辉煌岁月。

而如今,那些初代民营地产大佬们渐渐到了花甲之年,他们或退或隐或离,历史的大幕正在转换主角,地二代也陆续走向前台。

这群“二代”们享受着命运馈赠的资本力量,他们有的从小接受接班人培养计划,成年后直接被摆在集团最核心位置;有的从集团基层干起,通过努力与成就以赢得接班人资格;有的则另辟蹊径,打造自己的资本王国……

1、公主也如郎?

年,杨惠妍还只是一个梦想着要当老师的小女孩,杨国强也才刚从包工头升级为老板。

然而他的这次转型升级却差点师出未捷身先死。

就在那年国家强力收缩银根,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前夕,靠近决策中心的万通六君子,带着丰厚的战利品提前逃离了海南的房地产;不懂经济,只懂得闷头苦干的杨国强却在一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土地上建起了栋别墅。

7月,宏观调控一出手,栋别墅仅仅卖出了3栋,杨国强浓密的头发一夜之间秃了一大半。

就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命运眷顾了一下这个17岁以前没穿过鞋袜,26岁还在放牛种田搬砖的38岁落魄中年男人。他经人介绍认识了曾经在社科院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华社“网红记者”王志纲,饱食诗书的学者给只有高中学历的土老板好好上了一课:

“就房地产搞房地产必定死火,跳出房地产才能搞活房地产。房地产也要用文化的方式去运作。办学是碧桂园的一个启动点”

年王志纲与碧桂园老板杨国强合影

谁也不知道王志纲的这番话,给杨国强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冲击,好似打通任督二脉。只知道从此碧桂园便在国内率先开启了学区房模式,建房子和卖房子的思路也“开阔”了很多。

年新年伊始,碧桂园在《羊城晚报》上登出了一个系列广告,“中国古谚云:富不过三代。今天向成功人士进言:要使事业有续,最明智的投资莫过于投资子女。做父母的要明白。”广州的公交车、的士上的广播铺天盖地都是“邓小平孙子都入读景山,北京景山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让父母高枕无忧,让后代再创成功”。

先晓以教育的重要性,再抛出广东碧桂园有成功人士后代都入读的名校这一诱饵,此番举措击中了无数“土”豪的软肋,他们争相涌进顺德,滞销的栋别墅被哄抢而光。

很显然,做父母的土豪们明白了投资子女的重要性,而宣扬这一观念的杨国强也明白了培养后代要从娃娃抓起。王志纲的建议,不仅帮杨国强渡过了人生最难的一道坎,也影响了碧桂园的接班继承问题。

就在当年,年仅13岁的女儿杨惠妍被安排在了董事会的旁听席上。参加会议时,杨惠妍静静地看着桌上的一众叔叔伯伯激烈讨论。会后,则是杨国强给小杨私开的小课堂,内容涵盖经营策略、谈判技巧、驾驭下属等,比如会议中说何种话有什么意义,如何批评下属……

常年累月,在这个位置上,杨惠妍观察着父亲的一言一行,亲眼见证着碧桂园一个个项目从萌芽至落地;见证着集团如何一次次起死回生,逢凶化吉;见证着父亲的果敢、智慧,观察着他是如何做出一个个带领企业扩张的决策。

当老师的梦想渐渐被当企业接班人所替代。

杨国强对杨惠妍的悉心培养从未停止,就算后来杨惠妍高中去英国进行语言训练,大学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学位。杨国强仍不时通过越洋电话,向她传授人生经验和企业管理心得。

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年春天,年仅24岁的杨惠妍学成归来,杨国强直接把碧桂园70%的股份转给了杨惠妍,并坚定地说;“我相信她。”

事实证明,杨国强从小亲手培养起来的杨惠妍没有辜负老父亲的期望。进入碧桂园后,杨惠妍一直处在集团最核心的位置。在她担任联席副主席的六年间,碧桂园销售规模实现跃进,年以亿元的销售额排在房企榜首。

除此之外,她还成功主导了碧桂园教育和碧桂园服务分别在纽交所和港交所成功上市,其中博实乐教育集团市值一度突破亿人民币,碧桂园服务控股的市值高达亿港元。

年5月25日,北师大设立惠妍教育基金,*委书记程建平向碧桂园集团副主席、博实乐教育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惠妍回赠纪念品

年12月7日,杨惠妍成为杨国强之外集团唯二的联席主席,主要负责集团的战略投资以及诸如农业、机器人、新零售等新业务的探索,杨惠妍俨然就是碧桂园板上钉钉的接班人。

如果说杨国强对杨惠妍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那么同为华南五虎之一的合生创展朱孟依对二代的培养则是揠苗助长式的。

同是农民出身,但杨国强是顺德市的农民,朱孟依是梅州市的农民,而梅州市正是开国将领叶元帅的故乡。

与碧桂园处女项目差点夭折不同的是,因着这层红色关系,朱孟依在广州发展得顺风顺水,年即成为国内首家超百亿的房企,彼时万科的销售额仅91亿元。

王石曾感慨:“合生创展才是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

但这艘航母在年撞上了“*光裕案”这座冰山,受牵连的朱孟依一度消失整整9个月。之后,重回掌局的朱老农加速安排家族企业传承大计。

两年前还在中国人民大学财*金融学院读大一的朱桔榕被父亲安排进合生创展当实习生。但在朱孟依涉事当年,才上大三的她直接被任命为集团总裁助理一职,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分管财务、人力行*管理等工作。

年,年仅24岁的朱桔榕成为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裁,一年后跃升为合生创展集团副主席,拥有职权仅次于朱孟依。

朱桔榕

急切的朱孟依用最短的时间把朱桔榕推向台前。而朱桔榕也表现出积极接班的意愿,熟悉她的员工曾评价“作为潮汕人,她自己蛮辛苦,经常加班到晚上11点才离开单位。”

但终究还是年轻、操之过急,朱桔榕在成为集团副主席的当年,积极探索高端物业,却因管理混乱,造成整个团队出走,据说压力过大的小朱老板曾嚎啕大哭不肯上班。

坚韧是每个潮汕商人的基因。

压力发泄过后的朱桔榕在朱孟依的劝导下,重振旗鼓。开始一点点对父亲掌管的这艘暮气沉沉的航母进行改革,从企业文化氛围、到内部管理组织、再到集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营,不断提高集团的运营效率。

在朱桔榕上任后的两年里,合生创展经历了、年两年的连续增长,营业收入最高达到亿港元。随之掉头向下,年全年销售额仅为亿港元,是万科全年净利润的1/4。

错过地产*金十年的合生创展,早已从房地产企业的龙头大哥退居到三线阵营。未来的合生创展是退?是进?是如父亲一样坚守土地储备不求规模?还是二者齐头并进,追赶一二线地产企业?当过往的“便利”消散隐去,合生创展又会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出慢节奏的轨道驱动持续发展……

这是今年刚满31岁的朱桔榕再一次面临的极大压力考验。

不同经营风格、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生阅历的初代地产大佬们有的提前绸缪。在遍地都是男人的地产战壕里,像杨国强、朱孟依一样指定女性接班人,并早早将她们带到集团最核心的位置用全局的视角俯瞰企业战略、商业厮杀的还有中南置地陈锦石的女儿陈昱含,华南城郑松兴的女儿郑嘉汶。

但也有的从一开始就让接班人放到最底层磨炼,而这类大多数是男丁。

2、太子也艰难?

年,13岁的杨惠妍已经端坐在碧桂园帝国事务的决策席上。

而未来将和碧桂园争霸的恒大还没有创建,此时的许家印只是个勤勤恳恳的业务员,穷苦地只能和别人一起合租房子。由于只有合租人的卧室有空调,到了夏天,许家印10岁的大公子许智健就躺在合租人房间门口,嘴里叫着“这儿凉快!”

16年后,杨惠妍成为中国女首富好多年,许智健才刚刚从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不像杨惠妍和朱桔榕一样高调进入家族企业,而是低调入职,陆续参与了一些较小的房地产项目。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培养方式背后折射的是两个创始人迥异的人生路。

在碧桂园项目之前,杨国强的职业除了农民就是包工头,趁着那个时代的地产热,生意越做越大,顺理成章升级为大老板。

但许家印不同,他的人生轨迹中似乎总与“脱颖而出”相伴相随。在生产队的时候,没人愿意陶大粪,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是干,众工友瞠目结舌;在恢复高考后,他发狠读书,1.76米的个子瘦得只剩下90斤,成绩最终位列周口市前三,进入武汉钢铁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当工人,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晋升为车间副主任;在深圳当业务员的时候,勤恳的许家印接连为公司创造了数十万元至上亿元利润。直至后来创建了恒大地产。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不管是当工人,还是当业务员,亦或是后来筚路蓝缕创立恒大,许家印都是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起步,又因勤奋和出色的能力脱颖而出,这是许家印的人生轨迹,也是他培养二代的方式。

许智健在基层整整历练3年后,才终于能以恒大广东公司副总经理、恒大泉都项目总经理的身份出席恒大泉都的开盘仪式,这也是他进入恒大之后全面操盘的第一个投资周期5年,投资金额达亿元的项目。

随后开始在恒大承担更多重担,在公司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杨惠妍到王思聪,地产二代们的彪悍与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