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时光的脚步匆匆,总感觉年的脚步还未走远,就已经踏入了三月,居然已经到了“惊蛰”。在印象中,惊蛰,是个被人很看重的节气,它不仅带来了无边春色,农人们还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在万物复苏的大地上,要趁机播下一整年的希望。一年之际在于春啊,一年的开始,似乎正式从今日起步!
今年的惊蛰,已到九九时节,虽然看不到“耕牛遍地走”,可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在风中摇曳的玉兰花,那万条垂下的绿丝绦,无一不在提醒着步履匆匆的人们,明媚的日子已近在眼前。
那些含苞待放的花儿,还都是微小的模样,有的已经欣欣然张开了眼,不用着急,一朵花已经醒来,就会有另一朵花跟着绽放,不久就会有一个春天的繁盛。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花苞,不要看它初生时希望微小,不要看它娇小纤弱,耐心等待,一心向往,不久就会遇到美好的明天。
记忆里,农忙开始前,母亲总会把正月十五蒸的面灯从簸箕里拿出来,把上面的灯芯去掉,把已经干得很硬实的面灯冲洗干净,然后切成面片,小铁锅里放油,放上葱花爆锅,然后倒上水,水入油锅的那一声长长的“滋拉”的响声,真是最动听的音乐。切好的油灯面片下入锅中的开水里,面片在锅中翻滚,香气在屋子里弥漫,那一锅“烩面”,真是无上的美味啊!
面灯,是正月十五最神圣的存在,母亲虔诚地做面灯,把面灯摆放在院子里的天地桌上,祈祷一家人健康平安顺利,做*形的要摆放在盛小麦的大缸上,祈祷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些小小的形态各异的面灯,寄托着那么多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收了灯之后再收集到簸箕里,等到惊蛰甚至有时候到了二月二,再拿出来煮了享用,感觉春天从此才真正开始!
用面灯煮的面片非常的劲道美味,不知道是因为它承载了那么多的祝福和祈愿的原因,还是因为母亲把它做的美味。长大以后,我吃过了板面,拉面,刀削面等很多面之后,感觉那些面无论做的多么色香味俱佳,都是无法和记忆中的那一碗烩面相提相论的!
春去春又回,看那春林初盛,春山可望,世间一切美好缓缓而来。下班路上,暖风拂面,特意绕路去看河边的垂柳和那几棵美丽的玉兰,虽然没有隆隆的雷声来惊醒蛰居的动物,唤醒酣睡的春天,春天也已经醒来了,一朵花,一分明媚,一树花,一树灿烂,一丝柳,一寸柔情,一树柳,万般风姿,一江水,一派生机。蓝天白云绿柳倒映在水中,生命自此就鲜活起来,让人也想要轻轻唤醒自己心中的梦想,不负春光,肆意生长。
春风温和地吹着,阳光暖暖地照着,万象更新的季节里,走出内心的幽暗,才能拥有一季的春暖花开。春天的花,是冬天的梦吧,当我们走在繁花盛开的春天里,就是走在寻梦的路上吧。真正唤醒春天的,唤醒沉睡的心灵的,从来不是有声的雷,而是无声的温度和切身感受到的温暖吧。
那么,亲爱的,就让我们跟随季节的脚步,一起前行,看它葱茏、繁盛、苍郁,春花,秋实!
壹点号倾听花开的声音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