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于湖南,省会是重要的;之于长沙,项目是重要的。,长沙产业项目建设年,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高质量项目为要……
02:27“长沙重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看长沙(星辰在线出品)
9月21日,长沙高新区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亿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宣布项目集中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工委书记胡忠雄致辞。
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市领导张迎春、夏建平、李晓宏出席。
(长沙高新区11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星辰全媒体记者陈诚/摄)
本次集中开工的桑德汽车、三诺生物、益丰大药房、东方红装配、贝士德、尤艾科、健康产业园、万为机器人、中谷科技、华顺、西格码等11个项目,涵盖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自主可控及信息安全、*民融合等重点产业。其中,既有总投资亿元的“大块头”桑德集团长沙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项目,又有“小而精”的三诺生物智慧健康项目、万为机器人产业园项目等。
(高空看高新区。高新区管委会提供)
胡忠雄在致辞中指出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始终坚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气神,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排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责任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要始终坚持“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考场”的责任意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进一步优化*务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同时,期盼更多的企业家扎根长沙、深耕长沙、建功长沙。
近年来,长沙高新区突出“两主一特”产业发展战略,瞄准航空航天、增材制造、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7个产业链方向建链、补链、强链。今年,长沙高新区共铺排产业项目9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项目总投资.1亿元,年度投资.1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亿元,年利税超过55亿元。
9月21日,长沙高新区桑德汽车、三诺等11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亿余元。按照省委、省*府“产业项目建设年”的部署,长沙市以高质量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8月,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75.3%。
今年以来,长沙市聚焦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深入研究发展趋势,精准招商一批大项目。投资亿元的杉杉能源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投资亿元的蓝思科技*花生产基地、投资50亿元以上的中国长城总部基地及产业化项目等纷至沓来。截至目前,长沙今年强招商达27家,其中伟创力、中信保诚和浙商银行首次落户长沙。
同时,引进的尖端技术、高新产业的产业链企业也加快了长沙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中国长城总部基地及产业化项目将把自主可控计算机产业链基础软硬件、安全终端、系统集成及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基本拉通,长沙将成为全国在自主可控产业链上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此外,京东无人车总部、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等项目的启动和投产也将为长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伟创力一期智能手机产品生产线。陈柄丞摄)
服务产业链企业,每条产业链由一位市领导担任“链长”,指导编制完成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充实完善招商项目库、客商库,还要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让越来越多的项目展示“长沙速度”。伟创力长沙智能制造产业园从签约落户到开工建设,不到3个月时间,从一期厂房改造到第一台手机下线只用了86天。
截至8月底,长沙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稳步增长,移动互联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近30%,智能制造“国字号”数量达到27家,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1名。
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来源:长沙发布综合长沙晚报星辰在线湖南日报等
编辑:熊佳惠校对:罗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