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頔
有存款保险条例“护身”的银行存款产品,正在迎来强监管变局。一度销售火爆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在短时间内全线下架。而“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存款产品,国有大行也将不再推出。
存款不能随意营销,监管规范“无照驾驶”
先来解释一下互联网存款是个啥产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互联网存款产品,本身还是银行存款,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销售存款产品,产品和服务由银行提供,平台提供存款产品的信息展示和购买接口(债权债务关系为存款人与银行)。这些产品基本都是个人定期存款,以3年、5年期为主,3年期利率最高为4.%、5年期4.%,均已接近或达到全国自律定价机制上限。近半数产品的起存金额仅50元,且均可提前随时支取。
互联网存款产品主要来自于民营银行以及地方城商行、农商行。对于没有营业网点优势的地方银行和民营银行而言,在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架互联网存款产品为它们提供了必要的流量。此类产品收益高、门槛低,已成为部分中小银行吸收存款、缓解流动性压力的主要手段。据统计,部分银行存款规模得以快速增长,有的互联网平台存款规模占其各项存款比重达83%。
通过无边网络而实现“野蛮生长”,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贯套路,然而这个过程中也往往隐藏着风险。互联网存款也受到了监管的点名。
12月15日,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题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数字金融和金融监管的一个产品案例(续)》的演讲中介绍,近两年来,多家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了存款产品,加大揽存力度,拓宽获客渠道,很多消费者也非常便利地享受到了存款服务。这种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从全国吸收存款,从负债业务看已成为全国性银行。此类存款的流动性特点也有别于传统储蓄存款,给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带来新课题。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此类金融业务,属“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应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互联网平台模式为客户提供了存款购买接口,实质是存款营销行为。这样的表态之后,支付宝针近期率先对未持有互联网存款的用户,在理财页面对银行存款产品进行了下线处理。12月19日,百度旗下度小满、腾讯理财通也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产品。12月20日,京东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App等平台也迅速跟进,相关存款产品已经下架。至此,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App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都消失了。包括:蚂蚁集团的支付宝、腾讯理财通、度小满金融、携程金融APP、京东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
(某互联网金融平台截图,互联网存款产品已下线)
对于此类产品下架,各平台给出的回应也大致相同。滴滴金融称,目前滴滴理财已停止新增银行存款产品,新客已不能购买银行存款类产品。我们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