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得之以幸
昨天下午(四月十五日),笔者十分高兴地收到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紫牛号颁发的荣誉证书及奖品,让我这位已经领到了退休工资的老夫子激动万分、备受鼓舞。
虽这次因出国考察学习,没能及时回国赴宁参加这次颁奖仪式,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遗憾,但昨天收到了《扬子晚报》快递来的奖状与奖品还是十分激动与欣慰。因为这奖状与奖品在笔者心里,那荣誉比金钱更昂贵,比说唱更有效,比好言更给力。
《扬子晚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它旗下新媒体紫牛新闻紫牛号平台于年下半年上线,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平台规模迅速扩大,影响力大幅提升,入选了中国报业媒体融合“用得好”案例库名录。
以大数据传播力分析和稿件质量评估为依据,通过号体综合得分排名,本人(享受人生)荣幸地入选个人号榜单,以综合分95.32分排名第4,让人受宠若惊。对此4月3日扬子晚报A5版做了全面报道,读罢报道后让人欢欣鼓舞,倍感压力山大,真是授之以渔,得之以幸!
作为从农村田埂上走出来的自己,既没有受过更好的高等教育,又没有特别的聪明才智,比起同进此榜单的其他几位老师,笔者显得更微不足道,更要向他们特点特长学习。笔者只是利用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工作之余形成了善思考、勤观察、喜动笔、爱看书、常积累、好表达的个人意愿,才有此小小的收获。
人生的机遇往往就发生在某个关键又紧急的拐弯处,那是去年四月中旬的一天,《扬子晚报》毕晓红老师告知笔者,你平时喜欢写些小文章,以后可给《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紫牛个人号专栏投稿,你先学习别的老师怎么写,写什么内容,然再试着投稿。就这样,笔者第一篇《品味平望》于年4月21日被紫牛号正式采用发表,从投稿到被采用发表之间是自己内心最跌宕起伏的心理期盼过程。当稿件一经采用,内心的喜悦比吃蜜糖还甜,因为不论自己的文章质量有多好与多差,毕竟是自己用时间用心用情一字一字码出来的,自己文章的发表好似一经看到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不论长成啥模样,丑与美都是开心与满足的。
曾几何时,由于自己撰写的文章内容不够严谨,措辞不够缜密,表达不够恰当,甚至有出现错字或别字被值班编辑退了回来。但编辑为了鼓励笔者不断提升投稿稿件质量,不但在回复中没有一句批评的话,反而非常友善,语言婉转,语气温和,极富鼓励与教导,让人修改后大涨知识点,使自己心里除了对编辑的感谢外更多的还是感激与感恩!
荣之以进誉之以励
屈指一算,笔者于年4月21日起被“紫牛新闻”紫牛号采用第一篇文章《品味平望》起,至今还少6天就整一年了,其间已被录用各种载体的文章如散文、小说、言论、人物通讯、故事、消息共计87篇:18.3万文字,其中被择优推送上“紫牛精选”37篇,《人民日报》人民号转载19篇、“今日头条”转载27篇、“腾讯”“百度”转载分别为37篇、《扬子晚报》网转载超15篇,国家、省、市级新媒体转载量也越来越多,值得欣慰,让人大受鼓舞。
笔者总觉得人生的精力有限,要用心做好一件事或写好想写的文章,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懒散,最好的朋友就是读者,最棒的老师是文章的编辑、最好的引领是“喜欢”,最应该感谢的是“机遇”即《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紫牛号新媒体。
笔者想,让笔者巧遇这次的机遇就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紫牛新媒体。
笔者记得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这样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觉醒的早晚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人生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胸怀大志又虚度光阴,聪明不足却又习惯拖延,学历不高又不努力,不满意自己又自我安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叫醒自己更加困难的事情,想要什么,你就真的要去付出,能自律地坚持下去,都会变成蜕变的奇迹,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叫醒自己,用脚步丈量意志,用坚持收获成果。
衷心感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紫牛号的抬爱与鼓励!
我坚信,每一个明天,都靠今天把握;每一个成功,都蕴含着坚持;不必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蓝天白云,面朝大海,不惧未来,不念过往,努力当下!
作者:周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