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医院根据上级指令,派出50名医疗队员援助江宁区禄口街道,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从医院出发的时候,禄口街道还是高风险地区,坚守了22天后,他们终于等到了整个禄口街道降为中风险区。
22天!7万人次!
回忆这22天的坚守,医院的医疗队员们表示,酸甜苦辣都有,但好在结果是喜人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这22天里,队员们已完成了群力社区,永兴社区混采及永兴社区、新生社区,谢村,黄桥村,曹村,梗方村,溧塘村等上门单采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采样近7万人次。随着核酸采集的数量越来越多,队员们也感觉心里越来越踏实。
其实,他们在最初采样的时候也遇到了困难。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方方面面都有点措手不及,据中共医院驻禄口街道核酸检测点临时支部委员会支部书记何嘉介绍,禄口当地社区从来没有经历过全员核酸检测这么大体量的专业性工作,我们队员到达点位之后,帮助他们一起梳理流程,采样点的设置、物资的准备,防护知识的培训,各类消杀环节,事无巨细地反复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沟通协调。在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各方面工作都渐入佳境,后期已经可以非常顺畅地开展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大大提高。
送你一朵小红花
工作虽然辛苦,但也有很多的小温馨、小感动,队员之间的,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之间的,和居民之间的,医院之间的,和酒店保障人员之间的,疫情虽空间上阻隔了我们,但却在情感上拉近了距离。
居民中有很多老人和孩子,配合不是很好,有一次,中午最热的时间段,采集任务在高层住宅楼牡丹苑小区,一趟上下,队员们都大汗淋漓,几近虚脱,12楼有一位独居老奶奶,行动迟缓,无法张大嘴巴配合采样,我们的男护士一遍一遍啊啊啊地出声,不厌其烦地哄着,足足十几分钟终于完成了任务。像这样的情况几乎每位队员都碰到过,当采完样听到那一声声“谢谢,你们辛苦了”,一切都是值得的!黄桥村来凤小区的一位小朋友,还特意为我们队员制作了几枚抗疫奖章表达谢意。
上门单采的任务大部分是在自然村里,很多村子范围很大,走路的话距离比较远,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也为队员们提供了很多便利,电动车、三轮车成为代步工具,穿梭在田间、小路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立秋那天,曹村夏家村的志愿者还专门给队员们准备了冰西瓜,让大家一起“啃秋”,黄桥村社区还给队员们准备了葡萄以示感谢。
通讯员莫禹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蔡蕴琦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