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发展历史 » 随笔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三季度有
TUhjnbcbe - 2024/12/13 17:49:00

「来源:|中乡美文化ID:gh_fdf」

《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启事

三季度征稿时间:年7月1日至9月30日

三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10月9日

老地标新颜值(随笔)

文/小草

前段时间,不少途经阜城临泉路的市民发现,三蓬塔外搭设了圈脚手架和绿网,有工作人员正在里面施工,不少市民表示好奇:三蓬塔因何维修?啥时重新亮相?

奎星楼,位于阜阳市老城东南城墙交结处,又称拐角楼。据传晴日登楼可望霍山,故旧县志又称望霍楼,俗称三篷塔。原为明万历二年(年)知州赵世相扩建南城所建敌楼。清同治九年(年)重修。全砖结构,三层六边形,通高9.93米,叠涩出檐,起脊翘角,结顶饰铁制舞凤,六角制铜制响铃(年重修时改铁制铃)。凤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有瑞应,故顶饰具有传统文化性质。奎星楼三层均室,但互不贯通。一层朝南开一半圆形券门,二层一门四圆形券窗,三层南门楣额为奎壁联辉。

奎星楼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奎、壁、斗均属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所以《孝经·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说。《春秋元命苞》更认为汉字起源也与奎星有关,说苍颉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历代名画记》说:奎有芒角,下主辞章。由于古籍中常把奎星与文字、文章联系在一起,所以历代文人都崇拜奎星,各地为之建楼奉祀,以祈祷本地文人辈出,文风昌盛。

在颍州旧县志中,阜阳人又把奎星楼称为“望霍楼”,由此可以想象到当时阜阳人民对于大山的渴慕。颍州无山,大抵因为每一位生长在平原的人对山都有好奇心,所以人人心中有山,所以在古老的颍州城里,流传着晴日登奎星楼,可望见遥远的霍山。不过,真得可以看到霍山吗?

其实不然,霍山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距离阜阳多公里,即使在那个一眼望千里的时代里,一个人,站在一座高度只有9.93米的奎星楼,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望见霍山的,这样的传说只不过是文人的遐想而已。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在阜阳,文人皆爱奎星楼,就连这座城市的晚报,《颍州晚报》文学副刊也设有“奎星楼”专版,这是人们公认的本土文学的摇篮,专门刊载当地文人的文章。在一篇篇文章里,总能读出阜阳人民的善良、纯朴、热情、豪爽的千百种味道来。

近年来,奎星楼因风雨侵蚀等原因,自然风化严重,加上近年没有维修过,建筑本体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出现塔顶崩毁、腰檐残损,翼角破缺,长出杂草、砖块风化、台明不整及开裂等问题。

这次维修,主要是对上述问题进行修复,同时对塔体以前维修时所用的,现代砖及塔身风蚀的砖块,进行剔除更换。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貌”的文物修复原则,通过全面维修、保护,还原奎星楼历史原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经过维修后的奎星楼焕然一新,抬头望去,奎星楼高高耸立,如阜阳人的善良、纯朴、热情、豪爽,迎接着各方宾客。我在想:这奎星楼啊,定然会带着阜城的文化繁荣再上新台阶,定然会为阜城精神文明创建再立新功。旧貌换新颜后的奎星楼,将再次见证阜城神奇的变化、美好的明天……

审阅:吴周生

简评:文章从“奎星楼”的修缮说起,叙述了“奎星楼”来历和文化价值及其传承阜阳人特质:善良、纯朴、热情、豪爽.

终审:严景新

主业从教,业余写作。在全国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散文、小说、诗歌、评论若干。

图书出版升级来袭!

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汇集国内各级出版社国内正规书号出版,企业合作,价格优惠。新增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天猫等各大图书发行渠道。

现在国际书号越来越受广大作者的追捧了,出书价格低,出书时间比国内书号快上几倍,是大众人群出版最佳选择!凡在本平台代办国内外书号图书出版,赠送在平台免费推广宣传。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笔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三季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