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发展历史 » 夜读故乡的荷花,我从来不曾忘记
TUhjnbcbe - 2024/12/22 17:32:00

故乡之荷

作者/丽婉

(原载《厦门日报》城市副刊)

又一年荷花开遍。为了赏荷,特意冒着大日头跑去南普陀寺,满池荷花,水榭长亭,静静地坐上一会儿,不由得想起了故乡的荷花。

故乡济南奉荷花为市花,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之美誉,可见荷花并非南方独有。

就说我所在的小镇,每个村庄都有一片荷塘,家乡人食藕亦为家常。

儿时的我,见惯了荷花,及至后来每每读到古诗词中关于荷花的篇章,都觉得分外亲切:“点溪荷叶叠青钱”“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映日荷花别样红”“菡萏香销翠叶残”“留得残荷听雨声”,季节更替蕴含其中,荷花之美仿若生命轮回。

而我对于荷花的深爱,总定格在豆蔻年华的那个暑假。

很偶然的机缘,我发现村口有一片较为隐匿的荷塘,央求表哥为我采一枝荷花。他既怕热又嫌麻烦,久久没有答应我。我一生气,自己跑去荷塘边独坐。

寂寂午后,荷塘边没有一个人,甚至连蝉声都停歇了。

我不经意发现,有一条长长的小路径直向荷塘深处延伸,两岸荷叶高过人头,几乎将这小路淹没。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沿着小径步入荷塘深处。在尽头静静坐下来,微风拂过,花叶轻歌,荷香阵阵,我的心被这样的清香温柔地包围、涤荡,生命第一次体会到“表里俱澄澈”“物我两忘”的舒适与轻盈。

就这样坐了很久,什么都没想,什么都不用想,直到穿着长筒水靴的表哥气急败坏地找到我,手里还攥着一枝美丽的荷花……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南方工作、生活,一次次与故乡的荷花擦肩而过,习惯了在异乡探访片片荷塘,迷失在它们重重叠叠的翠影里。

藏在花蕊中的芬芳,仿佛记忆的密钥,它时时提醒我,我们曾经相遇、彼此牵引,不论走到哪里,这份爱恋与思念从未消失。

济南有道名吃,曰“荷花炸”,即取新鲜荷花瓣为食材,以其包馅裹蛋糊,入油炸制,那荷花的香气,久久流连于唇齿之间,诠释人间烟火的欢喜与思念。

近来,买到一款名为“荷花白”的牙膏,回荡于唇齿间的熟悉的香气,牵出一段段深情往事。故乡之荷,竟以另外一种缘分突然让我忆起,不由得深深地思念起故乡来。

作者

真真,文学爱好者,点滴感悟、抒情文字散见于《爱人》《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等刊物。

朗读者

许梦洁,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主持人。

征集

★《夜读》栏目每周定期推出“闽南夜话”、“诗歌之夜”、“英文朗读”等,用多元化的节目,满足听众们多样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适合栏目朗读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

★如果有适合夜读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荐,让好声音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发送音频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至电子邮箱xmrbsbjczs

.
1
查看完整版本: 夜读故乡的荷花,我从来不曾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