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高寒
今年的中秋节,身在山东的陈先生每年都会收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短信。只不过,这些不是来祝福的,而是来要账的。更奇怪的是,在此之前,他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而通过记者亲身体验发现,在借条上借款,可以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填写成联系人。
连续数月被骚扰
中秋假期达到高峰
9月23日,陈先生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反映,今年5月份,他就曾经莫名收到过来自借条的催收电话。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他才知道自己在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一笔贷款的“紧急联系人”。
据介绍,陈先生的同事曹某之前通过借条,借得一笔款项。在借款过程中,在填写联系人一项时,留下了陈先生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他(曹某)是安徽人,已经辞职了,无论是打电话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