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问答 » 专家学者为西宁高质量发展论道西宁晚报
TUhjnbcbe - 2025/2/27 17:24:00

“在青海进行晶体硅光伏产业发展,有什么前景?”“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万亿可期。”“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有望在-年间实现碳纤维生产量超过进口量,打造碳纤维产业发展新的里程碑。”7月22日,城洽会绿色产业发展论坛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7位专家学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打造建设“四地两体系”,聚焦西宁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表主旨演讲,为西宁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把脉支招,会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记者张永黎)

为我国“30·60”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演讲嘉宾:王体虎

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光伏资源优渥,全省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近年来,青海省先后出台太阳能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清洁能源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在演讲中王体虎谈道,光伏发电的燃料是阳光,发电过程没有碳排放,只有光伏发电系统的制造过程使用了部分能源。晶体硅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流,包含金属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板的制造过程。

事实上,亚洲硅业经过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10多年的发展,在多晶硅工艺技术上向国际领先水平看齐,产品质量得到行业龙头客户的高度认可,也培养了一支技术和生产管理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王体虎说,随着光伏电力制备绿氢的应用得到推广,绿氢可以用来还原硅矿石制备金属硅、提供多晶硅制造的工艺气体和热源,使其碳减排效应进一步提升。在青海进行晶体硅光伏产业发展,可使全产业链投入的高比例清洁能源实现91倍的回报率,为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记者张永黎)

全球一半发电量将来自风电及光伏

演讲嘉宾:杨新河

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研发院院长、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正极材料生产首席技术官

当前,全球能源面临双重挑战,那就是更多的能量需求和更少的碳。能源是碳排放的根源,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85%~90%。预计到年,全球一半发电量来自风电及光伏。只有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使用,才能实现碳中和。

杨新河谈到,在绿色储能电池体系中,锂离子电池相对于其它电池体系,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在动力、储能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将在交通运输、风光储能、智能电网等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根据动力和储能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重点研发磷酸铁锂和镍钴锰三元素正极材料。

杨新河说,预计年左右储能和动力市场将带来每年数百万吨正极材料的需求,新能源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万亿可期。(记者张永黎)

西宁高新材料产业发展已具优势

演讲嘉宾:刘楚明

中南大学变形镁合金研究中心主任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可用金属材料之一,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储量丰富、阻尼减震性好的特点。镁合金主要分为铸造镁合金与变形镁合金,其中变形镁合金力学性能好、工艺稳定,适用于大型承力结构件,同时质量可靠,在航空航天等行业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中国镁储量大、品位高,冶炼技术成熟,占世界总产量的80%,其中金属镁原材料1/2以上出口。

近年来,西宁市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持续推动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双向发力,“锂电、光伏光热、有色金属高新材料、特色化工、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特别是在铝镁合金高新材料产业发展上已具备优势。

刘楚明表示,目前国内外对变形镁合金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传统变形镁设计生产过程中存在强度较低、耐腐蚀性差、连接性能差等问题,导致镁合金的使用性能和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变形镁合金研究已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重要方向,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为变形镁合金在航天航空、武器装备、轨道交通、电子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记者张永黎)

让人工智能为西宁发展赋能

演讲嘉宾:蔡立志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

人工智能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在西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起步很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惠民、利民、便民能力不断提升。

人工智能安全,涉及人工智能安全防御与人工智能安全威胁。人工智能三大安全领域包括AI(人工智能)模型安全、AI数据安全、AI系统安全。随着算法模型的演化、算力的增长和数据的积累,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卫生、金融科技、电子政务和智慧交通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动力源泉,为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深度神经网络由于其复杂性、不可解释性,会带来对抗样本、后门攻击、伪造攻击等安全威胁,安全已成为影响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蔡立志根据人工智能安全攻击的特点和原理,从区分模型、数据、系统三个层面给出了安全防御基本策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安全挑战。

蔡立志表示,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青海西宁,如能将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安全等,结合当地实际做大做强,势必会对当地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记者樊娅楠)

碳纤维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演讲嘉宾:赵伟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轨道交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当今世界,碳纤维产业呈中国、日本、德国、美国四极分布态势,发展迅速。年全球碳纤维需求应用约为10.68万吨。如何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制备关键技术,加紧完善碳纤维产业链结构,实现碳纤维在交通运输、能源、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完全自主应用变得日益重要。

“十三五”期间,西宁成功引进中复神鹰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为加快构建“烯烃—丙烯腈—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西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重大要求,做强做大烯烃产业,促进下游碳纤维产业发展,打造国内最大、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碳纤维核心生产基地。

赵伟从政策、技术、装备、应用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碳纤维产业成长的内在逻辑。他指出,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存在规模化程度低、产能释放率低、高端领域应用牵引弱等三大问题。随着航空航天、新能源、轨道交通等下游市场逐步打开,碳纤维制造成本的下降,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有望在年至年间实现碳纤维生产量超过进口量,打造碳纤维产业发展新的里程碑。(记者樊娅楠)

轻量化成汽车减重重要突破口

演讲嘉宾:梁春永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能源装备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梁春永说,面对当前国家对汽车轻量化技术提出的要求和发展趋势,西宁紧抓机遇,重点发展民用药用铝箔制品、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锂电及光伏配套铝合金配件、铝镁合金建筑型材等产业。

作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提高动力性能的重要手段,轻量化是汽车设计与制造中持续攻关的共性关键课题。在轻量化材料方面,对部分传统牌号的铝、镁合金进行成分优化,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同时提高其液态成型能力和产品的塑韧性。在成型工艺方面,对铝合金轮毂液态模锻和旋压成型关键技术进行优化,开发铝合金轮毂缺陷控制强韧化技术,研发汽车用高品质铝、镁合金防撞梁、杆等零部件挤压及拉弯成型关键技术。同时,也对轻合金液态成型及塑性成型模具的材料及结构进行优化,提高模具的服役寿命和产品性能。在表面处理技术方面,开发新型汽车零部件激光处理技术及复合涂层技术,有效提高铝、镁等轻合金零部件的耐磨防腐能力。

汽车用轻量化材料、零部件成型工艺及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成为实现汽车节能减排和提高动力性能的重要突破口。(记者樊娅楠)

绿色产业,青海碳达峰碳中和重要引擎

演讲嘉宾:柳杨

宁夏大学教授、宁夏低碳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力争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部署,充分彰显了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和大国担当,充分彰显了坚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的战略定力。青海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充分发挥清洁能源资源富集优势,积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

为确保青海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产业发展将是青海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重要引擎。青海需要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能源供给结构、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上不懈努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进一步增强清洁能源汇集送出能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传统高载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依托清洁能源充足、气候冷凉干燥、地质结构稳定等优势,优先发展大数据等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具备较强电力消纳能力的特色产业。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行动,推进三江源地区清洁能源供暖,促进清洁能源就地消纳。不断提升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地的森林碳汇能力。全面实施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扩大森林蓄积量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记者樊娅楠)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学者为西宁高质量发展论道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