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连晚报」
通讯员齐丛军姚婉琳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卢真珍
大连东软教育健康科技实训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博川校区)——总投资12.5亿元,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年7月动工,年8月竣工,年9月余名新生正式入住。从开工到投入使用仅用时14个月,这个项目曾被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连高新区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高新速度”令世人惊叹!它折射出的是全区聚焦科技创新主责主业,紧抓营商环境建设所释放出的巨大驱动力。东软集团董事长、东软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认为:东软博川校区建设创造了一个全国罕有的奇迹,营商环境建设在高新区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已经形成一种良好生态,这是大连高新区打造东北一流营商环境的最佳案例。
东软博川校区创造全国奇迹:总投资12.5亿元,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年7月动工,年8月竣工,年9月余名新生正式入住
破纪录: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沿旅顺南路一路向西,青山如黛,河水潺潺,至黄泥川老座山,眼前一亮,几排建筑群豁然出现在面前,15座银灰色建筑气势恢宏、素朴大方、时尚现代且充满科技感。
让人难以置信,一年前这里仍一片荒芜。
12.5亿元投资、占地亩、2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栋建筑。东软博川校区相当于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而工期仅有1年多。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一点纰漏,就可能导致无法如期竣工。”东软控股总裁助理兼行政总监孙强说,一旦如此就意味着:9月开学季,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面临着住宿、学习、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其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不言而喻。
面对如此艰难的建设条件,如此复杂的工程环境,东软集团信心十足。这份信心来自大连高新区。
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总裁、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温涛记得,博川校区开工当天,大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波亲赴施工现场,他郑重承诺:高新区全力以赴支持博川校区建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难题,从土地审批到工程验收,各个环节都凝结了高新区主要领导和各级干部们的心血。”温涛说。曾波亲自挂帅多次现场办公,管委会三位分管领导坐镇现场解决实际问题,高新区各部门协同作战……
在博川校区不远处,中科院大学能源学院建设曾在大连高新区创造了“高新速度”的一项纪录:21个月建成了一所占地亩、工程建设投资16亿元的学院。时隔不到一年,高新区将这一纪录再次刷新。东软控股总裁助理段欣刚也十分感慨地说:“在建筑面积增加近30%的情况下,博川校区从开工到竣工仅用时13个月,连施工单位都感到惊讶,我们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他还告诉记者,这次博川校区的建设速度也超过他们当年在成都建设同类别、同规模东软分校的速度,这在全国也极其罕见。
超常规:
勇于创新多措并举大幅提升办事便利度
打造东北一流营商环境,不是一句口号,面对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大连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力打造“办事方便”营商环境。
“从立项开始,我们高新区的各相关部门就全面介入。”高新区城建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隆田说,“成立项目专班,一路贴身服务,逐项逐环把关,分类分段验收。只要其中一个环节达到标准,立即组织验收,仅在这一项上,项目工期就缩短了1个月。”
王隆田是博川校区配套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十多个部门、十几项工程,每道流程、工序必须环环相扣,与企业无缝对接。博川校区建设过程中,最高峰时现场施工人数超过人,如果将其比作一场战役,那么,高新区编制出了一个所有部门协同作战,作战半径覆盖全域的超强战斗体系。
创新,这就是高新区成功实现建设目标的秘诀。年,高新区接连推出“高新核、智慧芯”公共服务中心改建工程、“民呼我应”群众诉求联应联办机制、“五个一、双主动”政策兑现优化服务机制、优化商事登记环境33条实招、项目管家线上平台不见面精准服务……制度创新已经成为高新区营商环境建设的主旋律,“办事方便”日渐成为高新区“便企利民”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写照。
勇担当:
不畏难不避难依法依规攻坚克难
回溯东软博川校区建设历程,温涛坦言,要解决的不仅仅施工问题,还有全方位、各角度、多层面的纷杂难题,确实是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充分体现出高新区领导干部的斗争精神和执政能力。
每个难题都是一次挑战,能不能赢得这些挑战,不仅仅是对施工单位的考验,更是对高新区党员干部的考验。孙强对施工前的一次违建问题处理印象极深:“对方提出许多无理要求,故意刁难,制造障碍、阻碍施工。高新区党员干部没有回避,管委会分管领导多次深入现场一线协调开展工作,最终化解难题,确保施工顺利推进。再比如,在此项目规划之初,针对原来有少数住户自家院内果木林补偿要价过高,龙王塘街道班子成员采取分户包干一对一上门做工作,有的上门10余次,甚至遭到对方恶言恶语,但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厌其烦地讲清动迁补偿有关政策,直到得到理解和支持。
高新区坚信:法治环境是更高层次、更有竞争力、更可持续的营商环境。用法治手段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全力支持依法依规企业,重拳打击违法失信行为。
暖服务:
主动作为换位思考全方位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这次项目建设,我对高新区党员干部奉行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总裁助理段欣刚感动地说。
年底,大连出现新冠疫情,市内建筑工地施工暂停。而博川校区教学楼必须赶在春节前封顶,否则肯定无法如期开学。管委会领导立即责成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连夜行动,第二天一早便赶到施工现场,仅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完成七百多人施工队伍的核酸检测,帮助企业顺利恢复施工。
年6月,大连迎来多年不见的一场暴雨,博川校区建设工地面临很大风险。高新区应急管理局和城建事务服务中心的几位干部顶着大雨来到工地,组织施工人员修建泄洪通道;当施工通道因种种原因被封闭,区里连夜组织施工队,只用3天就修建了一条百余米长的施工新通道。
段欣刚还告诉记者,他手机里储存了高新区各部门联系人的电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