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时光荏苒,新民晚报复刊转瞬已40年。犹记年岁末,我们这群“新民晚报之友”在黄浦区体育馆为晚报归来举办的那场盛大的联欢会: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沂致贺词,由北京拍戏返沪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以一首原创小诗表达了由衷的祝贺,文艺界丁是娥、王文娟、乔奇、李炳淑、杨华生等30余位艺术家作了长达3个半小时表演,彼时初涉歌坛的我,以青涩的歌声为现场三千余名观众增添了一份欢乐……此情此景清晰如昨!
40年间沧海桑田,40年乾坤巨变。
年一场新冠肺炎的灾难席卷全球,无人幸免,疫情的蔓延和发展大大超乎人们的认知。年2月,武汉严峻的疫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当时,我每日专注着疫情发展的动态,心中不安,不断地叩问自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自己能做些什么呢?我想,宅人不宅心,禁足不禁声,我可以用声音参加战斗!于是,我在书房架起手机,朗读有关抗疫的报道,通过社会平台,以声传情,加入战斗。我进而想,一定有许多与我怀揣着同样心情而“报国无门”的同仁,于是,我建议“上影演员剧团”与新民晚报强强联手,用最真诚的声音诵读最新鲜的资讯。几天后,一档“申声传情”的抗疫专题音频节目诞生了,由2月26日起至3月17日,一共诵读了20篇文字,对声援抗疫起到了鼓舞斗志的积极作用。
同年8月,全市中小学开学在即,我发现市面上发售的三无塑料包书膜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甚至含有影响发育和致癌物质。我们岂能允许,学生通过安检,戴着口罩进入学校,却任由有害包书膜随书本堂而皇之进入课堂毒害学生?!因此我投稿晚报夜光杯编辑,副刊部斟酌后将我的稿件转给科教卫部。经过调查,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我致晚报的信件和记者的采访,引起社会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