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刊物介绍 » 上海民声人人看人人谈苏州河滨水空间补
TUhjnbcbe - 2025/4/13 17:25:00

去苏州河边“白相”,卫生间在哪?绿地里的花草树木,如何了解它们的花期和习性?玩累了想歇歇脚,哪里可以喝杯咖啡,尝些美食?老中青不同人群,是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玩方式?苏州河的历史文化和工业遗存,怎样才能更亮眼……

去年底,苏州河42公里岸线基本实现贯通,上海母亲河又一次“华丽转身”,成为沪上热门的滨水新空间。为了让“徜徉苏河”体验更佳,3月4日,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联合新民晚报社,邀请市民代表前往苏州河滨水空间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将市民对苏河沿岸的热切期待和真挚建议传递给相关部门。

长风二号绿地新民晚报记者王凯摄(下同)

滨水空间令人流连

河中水鸟蹁跹,岸边桃红柳绿,苏州河普陀段的长风一号绿地,不久前刚改造完毕试开放。绿地中,几株紫红色的玉兰吐露芬芳,不少市民放着风筝、慢跑健身,在建的少儿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将为孩子们提供户外空间。

尚未完工的长风二号绿地,则建于上海试剂总厂旧址,保留了近70米高的烟囱和部分老厂房,前期还曾作为上海游艇会用地。如今,这里改造成整体贯通的沿岸公共空间,将打造以儿童阅读、户外亲子、滨河休闲为主题的地标。记者看到,烟囱广场改造一新,地面铺装透水沥青,还装上了旱喷,新建了观景高台。数十株移植而来的银杏,将在秋季营造遍地金黄的景观。

而在创享塔附近的绿道,可算是“苏河十八湾”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天蓝色漫步道格外醒目,树影婆娑、百花争艳,散步的人群构成了迷人的生活画卷。苏堤春晓、河滨香景园、半岛花园……这些住宅小区打开“后花园”的故事,令大家啧啧称赞,苏州河岸线普陀段21公里19个断点陆续打通的艰难,也让市民代表们深感不易。

市民代表畅所欲言

尽管美景怡人,市民代表们心中还有不少疑问。比如一号绿地里是否可以放风筝,非机动车如何管理,植物是否有铭牌?二号绿地区域整体如何定位,码头是拆除还是保留,老厂房今后的功能是什么?这些都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王浙东

离休干部

苏州河沿岸建设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建议在健全步道、健身器械、色彩搭配、文化建设、灯光艺术这五方面的规划时,要有长期打算。

比如健身器械,目前的设备适合老人和孩子,但对年轻人不太适合,如果能拓展器械(如设置高一些的单杠等)就更好了。又如植物的色彩搭配应更系统、更完整。半岛花园曾规划过一条樱花线,但花期过后就只剩叶子,希望沿岸能“四季有花,条条放彩”。另外,希望增加关于城市发展的介绍,让市民对于历史与现在的对照有直观认识。

蔡素文

宝山区教育学院德育双中心副主任、宝山区政协委员小景观命名:是否能考虑为苏州河沿

岸建设作出贡献的小区和单位,既能体现他们的付出,也能增强其主动维护的意识。小循环建设:苏州河比黄浦江更灵动,可将游线设计成“小循环”,市民可以兜一圈回来,不用拥堵在一个节点上。小微湿地打造:苏州河堤岸很多都是90度垂直,将冬眠醒来的蝌蚪、青蛙等动物“上岸之路”堵死,有点可惜。绿化带中建议增加小微湿地,让城市多点“柔性”。

陶丽萍

上海市律师协会办公室主任

在今后的规划中,希望苏州河能体现“有趣、方便”的元素——能否一站式满足“吃喝玩乐”的需求?停车是否方便?是否可以挖掘一些红色之旅的地标?同时,也希望苏州河成为“网红”打卡点后,守住“安全、干净”的底线。我们不仅要考虑市民赏景需求,也要考虑噪声、乱涂鸦等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此外,希望相关部门将最弱势的群体也纳入到分享城市发展红利中来,比如打造更多的无障碍设施,让城市更有温度。

杨冬

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询三所副所长

沿途科普教育做得还不够,一些常见植物应挂上铭牌。在苏州河的服务功能方面,建议政府不要完全托底,可引入企业。在沿岸的出入口,可能会产生“停车难”,政府须有前瞻性考虑。建议设立宣传长廊或打造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民声人人看人人谈苏州河滨水空间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