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发展历史 » 独家述评丨魅力上海文采飞扬新民晚报
TUhjnbcbe - 2025/7/1 18:27:00
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l8oelnq.html

杨建正摄

华心怡/文

大美,不止皮相,更在风骨。

言上海大美,物丰华,人玲珑,更有一桩——“文”采飞扬。文化的绵延,总脱不开回望、接承、融创,光大,继而远眺,方可生生不息。而在此过程中,没有包容、勇气与担当,是难以为继的。物换星移,不曾更改的,是上海文化艺术对这座城市和城中人的滋养,在不同的时代,生出各自的华彩。而今,上海的人文魅力,你又见识了几分?

上海的人文魅力,在乎冷与热之间。本月,名声在外的艺术家沈伟受上海国际艺术节之邀,携原创新作,浸入式整体艺术品《融》在还未完工的上海西岸梦中心·穹顶艺术剧场演出。摄影、绘画、文字、物件、影像、舞蹈融为一体,这样的表现形式,很新,很潮,也很冷门。《融》在上海,却有了一票难求的效应。沈伟并不感到吃惊:“我一直相信上海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品位眼界,在上海,你可以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融》只是冷门文艺在上海热演的其中之一。两年前,时长8小时的史诗话剧《静静的顿河》“流”进上海。一台严肃题材的戏剧作品,一个没有大腕明星和网红演员的年轻俄罗斯剧团,上海观众给出他们的态度——剧票迅速售罄、首演前半小时该剧周边销售一空。冷门不“遇冷”,上海的品鉴力给了好作品足够的信心。

上海的人文魅力,在乎精与广之间。一方面,精品不断,佳作云集,上海老百姓越来越“挑剔”了。克劳德·莫奈是印象派的旗手,他的《日出·印象》作为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至今仍引人倾倒,这幅原作年来首次登陆中国,自去年就来到上海展出,为了看“日出”,人们排队到日落。世界话剧界的“大牛”是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芭蕾舞的“冠绝”要数马林斯基,交响乐的指挥大师最佳之一为祖宾·梅塔……每一座文艺的高塔,塔尖上的那颗明珠,上海都有幸饱览。另一方面,亲身体验,广而从之。3月,市群艺馆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家述评丨魅力上海文采飞扬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