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发展历史 » 四天进行1203场比赛,上海乒乓春晚
TUhjnbcbe - 2025/7/21 16:34:00

历经四天共场比赛,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于4月18日在上海市体育宫落下帷幕。在压轴的混合团体比赛中,沿浦一队、蚂蚁技工新华保险队和杨浦老年一队分获甲级、乙级、丙级组冠军。

首届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在年上海世乒赛倒计时天之际应运而生。作为持续举办了16届的群众性乒乓球传统赛事,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自近年来纳入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体系以来,参与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上海市乒乓球爱好者最喜爱的“乒乓春晚”。

参加了多少届开幕式和闭幕式?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笑称:“太多次,记不清了。”

每次来到现场,徐老总是会在看台上坐一整天,津津有味地欣赏比赛。作为一名世界冠军,观看草根选手打球,乐趣何在?徐老指着一张张球台,说道:“其实草根选手的比赛更有看头,他们的打法通常在专业领域见不到,有些招数还挺管用的。我觉得,专业选手也应该多关心业余赛事,从中汲取一些灵感。”

今年因防疫需要,比赛从1月推迟到4月,徐老很关心参赛者的感受。“身边一些朋友跟我说,过去的三个月,大家都在关心比赛什么时候重启。如今开赛了,这种迫切上场的心情,可想而知。”

上海民间乒乓球选手中藏龙卧虎,高水平的业余比赛成为大家交流的平台。今年的赛事参与面更广。除上海本地的乒乓球爱好者外,还有常驻上海的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名外籍选手,以及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乒乓球爱好者。选手年龄也从7岁到69岁,充分反映了上海群众性乒乓球活动的普及面。

史蒂芬·车曼是一名上海美国学校的老师。在上海球友的帮助下,他首次报上了名。此前,在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之际,他与上海球友场上切磋球技,感到特别自豪。

在这个沪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业余赛场,史蒂芬并不是唯一的外国选手。他介绍,“我还遇到了不少日本球友,他们也是上海有名的外籍乒乓球爱好者。”

日本人能濑徹就是一张熟悉的面孔,晚报杯陪伴了他十余年,尽管很多次都是一轮游,但他乐此不疲。“未来十年,我将依旧定居上海,因为有晚报杯的陪伴,我在这里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小小的个子,却有一副不服输的表情,出生于年的魏德文是本届比赛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这是他第一次站上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的赛场。

8个月大的时候,魏德文就坐在婴儿车里,跟着妈妈张瑜来比赛。妈妈是华东理工乒乓球俱乐部的教练,每年华理俱乐部都会来参赛。以前是来为大哥哥、大姐姐们加油打气,今年魏德文自己站上赛场。对手不少是妈妈带过的学生,比他大了整整7岁,身高也相差近40厘米。

“站上赛场,就是胜利,输赢不重要。”妈妈鼓励魏德文,“每一名运动员,一定是从输开始,能输得起,未来才能赢得了。”

上海市乒协主席陈一平见证了16年赛事从诞生、发展,到不断壮大。他总是自豪地说,新民晚报·红双喜杯是上海乒乓球赛事的“拳头产品”。陈一平想对广大乒乓球爱好者说:“今年尽管比赛时间和地点变了,总体规模也小于上届,但快乐乒乓的理念不变,公平公正的规则不变,高质量办赛的要求不变,服务至上的态度不变,防疫措施的严格不变。力争让每一位参赛者都能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图:赛事主办方

文:秦东颖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天进行1203场比赛,上海乒乓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