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柴洪舸
记得年5月26日是个多云的天气。我们淄博市网络作协一行12人乘坐中型面包车,沿张店上海路,经桓台张田路,一路向北,前往高青县参观一家蘑菇种植基地。
一进花沟镇花东村淄博花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门,迎面影壁墙上是一幅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毛主席面带微笑斜坐在藤椅上,江山如画的背景中,其手书的“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在画像上方的正中间格外醒目。影壁前面花池里的月季,红红粉粉的开得正盛,旁边一棵大树的浓茵给初夏平添了一丝凉意。
崔爱民,是个正当盛年、不爱说话的壮实汉子。他不仅倾心创办新光华教育培训学校,还担任着花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少年时的他曾经有过“上粮下鱼、上棉下藕”立体种植的梦想。十六七岁开始在商圈打拼,从事过骑自行车在方圆近百里区域贩卖水果、承包果园搞农场种植、代理啤酒销售等等行当,在“种地攒钱、投资赔本”的循环中,最后连家人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年,打拼十几年,却又身背9万元外债,几乎要走上绝路的崔爱民,被高速路旁一组“抗击非典”的广告所触动。看到医护人员在死神面前所表现出的无畏气概,他想自己的挫败算得了什么。愈挫愈勇的他,在之后的生意上一路顺畅,迎来了人生和事业的上升期。
他的努力、坚韧和成绩,也开始引起家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