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章然通讯员王萍萍
这两天,杭州绿化部门接到市民反映有飘絮,“每次开门开窗透气,一团团飞絮飘进来,我鼻子很敏感,一直不停打喷嚏!”市民说白色的絮毛在道路两旁漂浮着。
难道杭州的飞絮卷土重来?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表示,在杭州会产生飘絮的树种只有三种,悬铃木(也就是梧桐)、雌株柳树和杨树。每年,梧桐飞絮最早开始,一般在3月开始,在3--4月左右雌株柳树的飞絮也就要来了。最后,就是4--5月登场的杨树。
目前柳絮飞絮抑制工作可以说已经很成熟了,从年推广运用至今,柳絮飞絮抑制成功率已高达95%以上,城区里的“四月飞雪”的场景几乎见不到了,加上今年行之有效的控果修剪,悬铃木飞絮已得到较大的控制,飞絮得以减少。
“如果此时你看到了飞絮,应该就是杨絮了。”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说。
杨树和柳树一样,戴着絮毛的种子四处寻找繁衍栖身之所,跟着风,也会上演一处白雪纷飞的场景。但不得不提的是,杨树可是防风的好树种,在北方地区多有种植,在杭州高速公路、城郊可以见到,但市区里却是不多的。在余杭区,也有一些早年种下的杨树,有的被用作背景树在配置,更多的还是被用做在公路两侧的防护林。
(朝晖九区青桐木虱现场)
杨树既然市区不多见,那朝晖九区潮王支路的白絮毛又是什么呢?会不会如网传一般,白色絮毛是会飞的榆四脉绵蚜?
经过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专家现场查看,朝晖九区潮王支路有十二株青桐,那白色的“絮毛”不是杨树、柳树的絮毛,而是青桐木虱留下的罪证——白色蜡质分泌物。
(朝晖九区青桐木虱现场)
木虱是青桐最主要的虫害,它的越冬卵一般会在4月底-5月初左右开始孵化,这些所谓的“白色絮毛”实则是木虱虫害危害青桐留下的证据。木虱虫害在杭州发生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因为青桐在杭州的数量本就不多,全市最多也就两三百株。而且青桐木虱的防治方法很简单,用常规药物就可以。
那之前提到的榆四脉绵蚜又是什么?
对此,杭州市园文局也在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应:榆四脉绵蚜是植物界的一种蚜虫虫害,类似的棉蚜在杭州主要有朴绵蚜,榆四脉绵蚜(也称秋四脉绵蚜)等,这类蚜虫会分泌出一层毛茸茸的分泌物,看起来像是有白毛,但它们的行动能力非常弱,不会远距离飞行。杭州很少有绵蚜出现,大量传播也不可能,所以大家不必担心。
“对于朝晖一带的青桐木虱,下城区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已与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的专家们到现场去看过了,并制定了施药治理方案,今天傍晚就会进行第一次治理。”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说,在此也提醒一下,对飞絮较敏感的市民,如近日如经过城郊、高速公路或者有种植杨树的地方,也请注意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