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问答 » 晚报记者兵分五路直击东区
TUhjnbcbe - 2025/8/7 17:43:00

尽锐出战,以快制快!

勠力同心,一个不少!

4月13日9时,城东区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全面启动。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部署,4月13日至4月15日连续三天,每天一轮共开展三轮城东区所有人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个采样台,13日核酸检测现场,“大白”“红马甲”“红袖章”“荧光绿”,余名医护人员、余名一线工作人员勠力同心,织起了一道道最坚固的防线,他们各尽其责、默契配合,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群众积极行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默契配合。

昨天,

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如何?

怎样做到市民群众“一个不少”、应检尽检?

西宁晚报记者兵分五路,

直击城东区核酸检测现场。

西宁抗疫:一场动与静的战斗

一道警戒线横在夏都大街与花园南街交会处,原本畅通的区域被隔断成内外两个空间。4月份以来,西宁连续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因疫情防控需要,从4月13日开始至4月15日连续三天,城东区将实行为期三天的限制管控,进行每天一轮全区所有人员核酸检测。

西宁城东,这座省会城市的东大门突然之间安静了下来……

4月13日,城东区开展首轮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平时喧嚣的城东区安静了、街道空旷了、人流稀疏了,封控区居民“足不出户”,安静是他们居家抗疫的正确姿势。

与此同时,城东区又“动”了起来,各行各业的人们咬紧牙关,保证核酸检测不停、居民保供不停、流调数据不停!不舍昼夜,毫不松劲!

全市各地各部门动了起来

根据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需要,城东区辖区范围内共设立个采样点、个采样台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城东区人口48.9万多,是全市人口最多的区,人员流动性大,短期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极具挑战,统筹检测力量、组织群众参检,每个环节都是考验。

全市各地各部门都动起来了!省、市医疗机构以及大通县等地的支援队伍第一时间加入了这场竞速赛。

一医院的医护人员说,我们一共来了名医护人员,已经分赴到城东22个核酸检测采样点。“我们会认真完成核酸采样任务,城东加油!”

“我们的名医护骨干分赴在乐家湾镇17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上,5时30分人员集结,6时30分出发,8时完成第一例采样。”医院一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

当天,记者在火车站广场核酸检测采样点看到,10顶蓝帐篷下,医护人员、公安民警、联点街道办事处的机关干部、志愿者、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全员上阵,市民间隔两米有序排着长队。城东区火车站办事处一位社区干部告诉记者,他们从12日夜间就在这里,现场有多位工作人员持续向市民提供核酸采集服务。

“我们给每位辖区居民发了一张居民核酸检测健康证,做完核酸就在卡片上盖章,盖了章才能出入小区。”这名社区干部说。

18支党员突击队建在第一线

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了要配备足够的检测力量,更需要居民的默契配合。11时许,记者来到八一路街道办事处学院社区,该社区设置了26个核酸检测采样点,涉及周边23个小区,人口达2万余人。除常住居民外,还有多家商铺和工地,流动人口也非常多,这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协调难度很大。

关键时刻,党员和志愿者冲在了一线。“越是危急时刻,越要挺身而出。”疫情发生后,18支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先锋队建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名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亮明身份、争当先锋模范。

记者采访中,多位党员告诉记者,挥出旗帜,才能让更多人站出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党员就要冲锋在前。”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35个社区的干部们24小时值守在各社区中,八一路街道办事处学院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莎莉娜说,13日这一天光接电话多个,在26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之间不停奔忙,特别累,但是对于全员核酸检测,前来采样的居民十分支持和配合。“为了自己,也为了咱们城东区,大家一起加油啊!”记者采访中,很多居民也提醒记者一定要做好防护,每个人的话语中都涌动着加油鼓励和暖心提醒。

城东区生活物资量足价稳

14时,记者来到了韵家口镇东府佳苑蔬菜平价店,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10时左右,公斤的蔬菜已经配送至店里,货物价格基本平稳,和日常价格持平。记者看到,各商超内蔬果、鸡蛋、面粉、食用油、肉类等生活物资供应量足价稳,市民采购秩序良好。

“完全能满足附近居民的需求,对于购买量特别大的居民,我们也及时向他们发出善意的提醒,让他们理性囤货。”多家商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价格没涨,菜很新鲜,心里很踏实。”附近的居民说。

决不能让西宁成为风险之地!当前,西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大、任务重,各地各部门正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以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实而又实的作风,织密筑牢外防输入严密防线,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记者看到,在这场动与静的战斗中,是成千上万名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在“白+黑”式的坚守,是百万西宁儿女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凝聚起坚决筑牢疫情防线的强劲向心力。面对疫情复杂多变,西宁上下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恐慌情绪,反而通过多种方式向大家传递出积极乐观的抗击疫情正能量,唯愿“动静之间”的你我持续坚守,尽职尽责,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疫情终将过去,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定会更好,加油西宁!

小区居民自觉遵守安全线

“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2米距离……”4月13日,西宁市城东区全区开展第一轮核酸检测,一大早,在城东区个采样点上,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已全部到位,市民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9时40分,记者来到青铁佳苑核酸检测采样点做核酸,远远看去,排队的队伍好像变长了,走到近处,听到志愿者用小喇叭不断地喊着“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2米距离……”提醒前来做核酸采样的居民,保持两米安全距离。原来,队伍变长,是因为“一米线”变“两米线”了。

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市民能够自觉按照两米间距有序排队,排队的队伍虽然变长了,但因为小区内采样台充足,工作人员配合有序。刚刚做完核酸检测的居民姜女士对记者说:“我觉得‘两米线’的设置特别好,可以防止出现交叉感染。虽然看起来队伍很长,但是其实很快,我排了不到20分钟就已经做完了,你看这个‘大白’,她一直在提醒我们保持距离,就这一会,她已经来回走了3趟了,排队的距离拉开了,她就要多走很多路,真是太辛苦了。”

“两米线”是安全线,更是规避传染源的安全距离。新冠肺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在不清楚谁是新冠病毒携带者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存在很大的传染风险。如果能够保持“两米线”的安全距离,可实现物理阻断,飞沫传播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希望广大市民在排队时,能够主动保持距离。“两米线”不能只依赖工作人员的提醒,市民更要将这条“两米线”牢记在心里。

一人一检一消毒保障采样安全

本轮核酸检测采样中一个细节就是增加了采样台消毒频次,做到“一人一检一消毒”。前一个群众做完核酸采样后要先进行消毒停留几秒后再开始下一个人的核酸采样,保障了核酸检测的环境安全。

“每个人采完之后我们要先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再叫下一个人进行核酸检测,这样保证每一个群众核酸检测时的安全。”火车站采样点城东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工作人员吴玥说。消毒的区域包括群众坐的凳子、地面以及采样台外围帐篷,对于这样的即消即做,群众纷纷表示非常安心满意。

“这样消毒了以后我们再做核酸也放心,心里感到特别踏实,这样的细节真的做到了我们群众的心坎里。”群众李先生说。

这一标准在其他各采样点同样执行,在国际村钟楼核酸检测采样点和德源小区核酸检测采样点,记者看到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消毒,消毒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群众的核酸检测。

20分钟循环消杀保障采样点安全

“把口罩戴好、防护服穿好、84消毒液够不够?喷雾器都能正常使用吧?”火车站广场核酸检测采样点,城东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遍遍提醒环卫人员做好消杀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自身防护。

公斤消毒液、80公斤酒精全部用于当天的采样点消杀,极大保障了采样工作的安全进行,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核酸检测环境。城西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支援的3台消杀作业车和9台物资保障车也积极投入到城东区疫情防控中,同舟共济与城东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一道肩负起环卫消杀的职责。

当天,为了配合城东区首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城东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共出动人、抽调城西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人,对城东区处核酸检测采样点每20分钟进行一次循环消杀作业。

此外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城东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严格按照《西宁市环卫基础设施及公共区域防疫消杀规范化操作指引》(第三版),对辖区64座公厕、24座垃圾中转站、环卫休息室、环卫停车场、环卫作业车辆、地下通道、人行天桥(电梯间)、废弃口罩投放箱等公共区域定时消杀,确保消杀全覆盖、无盲区,为群众构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我们不能漏掉任何一位村民

“请各位村民戴好口罩,保持2米距离”。13日一大早,下十里铺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工作人员们就忙碌了起来。提示引导现场村民做好登记、核对被采样者的信息、采集咽拭子、将样本放入转运箱、定时消杀……从清晨到下午,采样点内,成百上千次手起签落的动作,“大白”们不停重复着这一流程,一刻不停地奋战。

下十里铺村核酸检测采样点联络员肖兰告诉记者,接到通知后,他们连夜搭起帐篷,设置2个采样点、2个采样台,13日当天共组织了近40名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

“我们村有户,0余人,村里有6名老人行动不便,也都安排了工作人员上门采样,我们不能漏掉任何一位村民,一定要把工作做实做细。”下十里铺村村委会书记沙永俊对记者说道。

记者在下十里铺村核酸采样点看到,村民自觉排成长队等候核酸检测,志愿者手拿指示牌进行提示引导,医护人员身穿厚厚的防护服,对每一个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现场没有嘈杂和喧闹,有的只是耐心的等待和藏在口罩下的微笑。做完核酸检测的村民都会轻声说上一句谢谢。“村民们的一句‘谢谢’,好像是在给我充电。”下十里铺村核酸检测采样点志愿者高兴地说道。

疫情之下,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更是一道防线,感谢每一位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感谢配合防疫工作的你。

千余名白衣天使逆行出征支援东区

4月13日,医院、医院派出的千余名医护人员支援城东区核酸检测工作。4月13日一大早,这些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快速出动,前往城东区各核酸检测采样点展开核酸采样工作。他们在抗疫一线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开展工作,城东区的市民们纷纷向这些逆行出征、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致敬。

记者与医院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连线了解到,医院、医院派出的千余名医护人员分别到达城东区各核酸检测采样点后开展了核酸采样工作。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

当天10时30分,记者在花园南街看到,辖区的市民保持“2米线”距离排队等候,秩序井然。记者了解到,在各核酸检测采样点,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在一丝不苟地按照标准规范,为城东区的市民们认真细致地采集核酸样本。

推行核酸检测健康证做到不漏一人

每到一个核酸检测采样点记者发现,做完核酸检测后居民都会领到一个核酸检测健康证,通过健康证区分居民是否做过核酸检测,确保不漏检一人,做到应检尽检。

“制作了社区核酸检测的健康证,做1次盖1个章,做3轮需要盖3个章。居民进出小区的时候必须持证,如果没有证的话我们就可以追溯他,做到辖区所有人员应检尽检。”火车站街道办事处车站社区书记、主任马云香说。

在国际村钟楼核酸检测采样点,检测完的居民领到的是一张蓝色的“城东区居民核酸检测健康证”,发放健康证后,工作人员还会现场填写居民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并且查看健康码、行程码后居民才能离开,将工作做严做细做实。

德源小区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健康证上面印有居民的姓名、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背面是“已检”印章,居民检测后按照顺序领取健康证离开。小区内按照U型排队顺序,名居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中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史进明说,小区居民对核酸检测工作积极支持,整个核酸检测工作快速有序。“秩序井然有序,为城东区政府点赞,为辛苦的大白们点赞。”市民杨广俊告诉记者。

业主群相互转告让邻居少跑路

“大家先不要下楼,还没有轮到咱们小区,这会外面也比较冷,大家等我消息再下楼啊。”“大家准备一下,很快就轮到咱们小区了,大家可以下楼排队了。”如今是网络时代,市民生活离不开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报记者兵分五路直击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