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食野味危害有多大?
蝙蝠,作为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是很多病*的中间宿主。身上携带超过种病*,是巨大的高致病性病*天然储存库。SARS病*、埃博拉病*、亨德拉病*、MERS冠状病*等都最早在蝙蝠体内发现。研究人员还从蝙蝠体内分离到了带有一种新的血凝素基因-H17的新型流感病*。刺猬携带众多寄生虫,包括裂头蚴、芽囊原虫等,可严重损伤人的眼睛、皮下组织、大脑、肠道等器官。刺猬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出血热等疾病。野生蛇携带多种寄生虫,包括舌形虫、曼氏迭宫绦虫、隐孢子虫、颚口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线中殖孔绦虫等,且均为人畜共患型寄生虫,人感染后会患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虹膜炎等,损害多个脏器,甚至危及生命。野兔携带众多寄生虫,包括弓形虫、脑炎原虫、肝毛细线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囊尾蚴、连续多头蚴等,可损伤人体肠道、肝脏等身体器官。从营养学看,其肉质跟人工饲养的兔肉并无明显区别。穿山甲携带多种寄生虫,包括弓形虫、肺吸虫、绦虫、旋毛虫等,可损伤人体肠胃并引发心肌炎、肺炎、肝炎等并发症。穿山甲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出血热。其肉及甲片并无滋补和药用价值。野猪携带多种寄生虫,包括蛔虫、线虫、人体旋毛虫、细颈囊尾蚴等,可损伤人体肠胃、大脑等多个器官。其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出血热。野味真的能“大补”吗?
其实并非如此。从现代营养学观点看,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没有明显区别,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含有任何其它动物性食品不能取代的营养价值。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一些人什么稀有吃什么,这种陋习在中西方都存在。当前我国正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一些人身上存在的“猎奇”“炫耀”“野味滋补”等畸形消费观非常不可取。从公共卫生安全角度来说,吃野味会带来巨大的健康隐患。科学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世界多地出现的新发传染病都和动物有关。一些野生动物宿主含有各种病*,仅蝙蝠身上就宿生有多种病*。吃野生动物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干扰了物种间经过上百万年进化而达成的自然和谐关系,容易导致动物易感的病*传播上身,引发人类新发传染病。参考资料[1]宫婷,张英海.蝙蝠在冠状病*传播中的作用[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5(04):68-73.[2]高凌,崔彦红.在美国野味引发的食品安全和管理问题[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01):47-49.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供稿:非传染病预防控制室
觉得文章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