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疾病知多少?
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有什么类型呢?
1.食物中*:指食用了被有*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有*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3.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4.因二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三、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2.尽量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并注意查看食品包装完整和保质期。使用安全、洁净的水制作和处理食物,水果、蔬菜等食物要在流动的清水中清洗揉搓30秒以上,配合去皮、焯水等措施更能减少农药残留;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6.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8.剩饭、剩菜及易腐烂的食物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尽量避免室温下化冻食物可以减少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将剩饭菜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以上就可能引起微生物的迅速繁殖,而微生物在5℃以下或60℃以上时,其生长速度会减慢甚至停止。)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