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江苏省小高考开考啦
34万考生奋力迎战
鲤鱼姐姐第一时间约请了南京中华中学
物理、*治、生物、地理4科名师
对首日四门学科试卷进行了评析
听听他们怎么说的呢!
考生进入考场
物理分析公共自行车速度等联系生活考题搬上试卷
点评人:南京市中华中学卢向林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
得C较容易,冲A有难度
年江苏小高考物理试题易、中、难比例符合7:2:1的考纲要求,试卷内容平实、题目严谨、结构规范。结构和题量与往年类似,其中必修一、二占分约为80%,选修1-1(或选修3-1)占分约为20%。试卷注重基础性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重视了基本概念的辨析和基本规律的应用。今年考纲中调整的两个知识点在试卷中都得到了反映(《选修1-1》中由“洛伦兹力的方向”改为“洛伦兹力”,“电磁感应定律”改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整卷试题布局合理,知识点覆盖面大,重点突出,题目由易到难,逐渐上升,难度恰当,考生容易上手,想要得A需要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知识的熟练应用、数学手段的应用等有着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实现。试卷整体难度比16年略高,和15年相当。
学生普遍反映得C较容易,冲A有难度,有些题目具有挑战性,关卡主要设在实验题25题,论述题27、28题的最后一问,这些题对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试题分析
1、重视物理实验能力的考查
4个必修实验考点中,本次考试全覆盖,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实践中的纸带处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图像分析和处理,其中第25题探究实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考查了学生对实验误差处理分析能力和作图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
整卷中出现了对公共自行车速度的分析,擦黑板施力分析,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分析,地铁进站节约能源的研究,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色,渗透了绿色环保概念,使学生感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第20-23题是材料分析题:以辽宁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为背景,考查了歼-15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起飞和降落等问题,讨论了降落过程中阻拦索的功用。使试卷整体体现出时代信息和科技信息。
3、计算题梯度设计更合理
最后三道计算题梯度设计合理,考纲中5个C级要求覆盖了4个,第26题考查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应用,考得基础,送分到位,第27、28题,对学生的综合处理应用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因为没有具体数据的计算,而是纯字符的运算,从而使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计算结果没有十足把握,感到试卷难。
27题题目所告知物理量较少,模型似乎在今年的各市模拟卷中没有见过(其实是物理必修二P78页题型的变异,图几乎是原图),完成第三问需要自设参量,从而使有些学生感到一头雾水,无所适从。
压轴题28题模型常见,但研究对象不是小球而是小环,不注意的同学在对付最后一问时容易漏掉一解,又是全字符运算,且计算过程略显繁琐,使想冲A的同学倍感受阻,但压轴题回避了传统中学生比较畏惧的分析作图题、传送带问题、弹簧类动态分析题等,第三问对学生应用数学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治“G20杭州峰会”等热点话题为背景设置考题
点评人:南京市中华中学陶德华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试卷灵活而充满新意是得A拦路虎
今年的*治试卷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题目出的比较活,不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做得都不是很顺手,时间紧张,勉强做完,过关容易,得A很困难。
考生考前复习
试题分析
1、立足基础知识,考查运用能力。
考点覆盖面广,结合社会现实材料,重点考查教材主干知识与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等,启示我们学习要注重理解和灵活运用,不能单纯死记硬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