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
年以前就已出现
老而益壮
文人骚客、普通百姓
多少人曾命丧他手
随着科学的发展
今天专家要告诉你: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90%不会发病
Q1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一定会发病吗?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都会发病。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后,会产生针对结核菌的特性免疫,降低或阻止结核菌繁殖,进而杀灭结核菌。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感染结核菌的*力强弱和结核菌的数量多少;二是机体的免疫状态。如果感染的结核菌数量少、*力弱,可以完全被机体免疫系统杀灭,就不会发病。如果感染的结核菌数量非常多、*力强,或者机体免疫力很低,不能阻止结核菌大量繁殖,人体就会发病。如果感染的结核菌与人体免疫力达成动态平衡,结核菌会在人体内存留下来,成为感染者,感染者在免疫力低的时候,体内结核菌会趁机大量繁殖,破坏机体,最终发展为结核病。人体感染结核菌后90%不会发病,只有约10%感染者在一生中最终发展为结核病,其中发病多在感染后1~2年内发生。
Q2
接触过肺结核患者,就一定会得病吗?
接触过肺结核患者后不一定都会发病。健康人接触过肺结核患者后,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患者是否接受有效的治疗,如果接受了有效的治疗,患者的排菌量大幅度减少或消失,传染性大幅度下降。此外与排除结核菌数量多少、*力强弱以及机体抵抗力高低有关。当排除的结核菌数量少、*力弱,或者机体抵抗力高,进入机体内的结核菌会被机体自身的防御反射系统或免疫系统阻挡或杀灭,机体就不会被感染。患者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可尽快减少或失去传染性,另外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室内勤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通,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搭配,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就能有效预防结核菌的感染。
Q3
生活中哪些行为习惯可以有效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由于结核杆菌主要以飞沫的形式通过呼吸道传染,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可以有效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公众应养成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等结核病可疑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诊等健康生活行为习惯。
肺结核患者应做到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专家简介
陶满意
副主任医师
从事结核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工作多年,具有扎实的结核科专业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肺部各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各种类型的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脓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以及耐药肺结核等多种结核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年获全国结核病临床技能大赛三等奖和基础知识优胜奖,发表医学论文多篇。
门诊时间:星期三下午
主编:徐晓敏
责编:孙莹张婷婷张汀汀
主办: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