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刊物介绍 »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林下风雅展观后感
TUhjnbcbe - 2022/5/10 14:56:00
白癜风专家哪里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qwzj/

故宫文华殿又开展了一一《林下风雅》,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中一幅巨作。

董邦达,字存孚,号东山,浙江富阳人。生于康熙三十五年(),卒于乾隆三十四年(),享年七十三岁,谥号“文恪”。

邦达家贫力学,雍正元年()选拔为贡生。赴京应试,无力治装。得张照之助(张照的生平事迹在这篇文章里有重点介绍,欢迎点击这段文字查阅。)挈之至京。但屡试下不第,落魄在京,曾为某侍郎家作记室,并娶其婢邴氏为继室。后得尚书厉廷仪推荐,在户部七品官上行走。雍正十一年()成进士,授庶吉士。乾隆二年()授编修,曾修《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书。乾隆三年(),充陕西乡试考官。以博学耆古,命入内廷襄事,授右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乾隆十二年()命直南书房,擢内阁学士。以母忧归,逾年召回京师。乾隆十五年补原官,迁侍郎,历户、工、吏诸部,乾隆二十三年()八月,扈从出巡木兰。乾隆二十七年()迁左都御史。此后又在工、礼两部之间调任尚书多次,一直到死。董邦达一生在朝三十五年,出入丹禁二十六年,深得乾隆的赏识。

有专家统计,董邦达书画作品有件,著录于清内府所辑《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诸编。见于诸种文献著录的董邦达书迹有近件。

董邦达传世画作主要为水墨山水,设色山水,多喜用“浅绛法”,青绿着色山水流传较少。从作品题材内容来看:一,仿古山水画;二,诗画意,这些作品主要是多以《西湖十景》为题材核心的西湖风景画,《石渠宝笈》就著录了他画的西湖风景画7件(组);三,抒情山水画,这一类作品是董邦达画作的主要部分;四,宫廷风景画,《画静宜园二十八景图》、《画御花园古柏图》;五,雪景山水画。

专家评价董邦达的书法:以赵孟頫,董其昌为榜样,略参宋人米、*笔法,并受到张照的较大影响。董邦达年轻时受到张照的欣赏,并以此得到他的提携,日后又与张照共侍内廷,自然会受到张照书法的影响。

专家对董邦达的绘画风格有如下评价:首先从广泛取法元人入手,董邦达对元人甚为推崇,另外董邦达也未曾忽略明清山水画家,他有很多作品临摹唐寅,董其昌,文征明,王绂等。其次,上追唐宋,董邦达绘画活动的后期开始广泛取法唐宋诸家,不仅取法南派董、巨,而且对北派奠基人荆浩以及李成画法也多有吸取,其取法北宋山水画家有王诜,郭熙,李迪等,南宋主要取法李唐,马远。其后期一些作品线条劲力,山石轮廓线条清晰,很有北方山水特色。

这次文华殿展出的乾隆和董邦达合署的《仿宋人梅花诗意图》,作于乾隆十一年()丙寅仲秋,纸本水墨,画幅纵33.8厘米,横厘米,收录于《石渠宝笈三编》。该卷外签隶书题《御笔仿宋人梅花诗意》,引首御书《名流清韵》,钤[澂观]朱文圆印、[虚衷澂照]朱文方印、[烟云舒卷]白文方印、[乾隆御笔]朱文方印。可惜这部分这次卷起来了,没有让大家看到。画作完成第二年,即乾隆十二年()丁卯,乾隆皇帝在卷末又题:丁卯清和之望,再展此卷,因各为着句,以志雅趣。可知卷中所书褒扬古人的诗句是乾隆皇帝第二年展卷时所写。

上海博物馆现藏有一件《七贤咏梅图》,纸本水墨,纵31.3厘米,横.3厘米,画上钤有[明太祖孙襄陵王]、[亲笔]两印,据此可知此卷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朱冲秋所作,专家认为此图与这次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的乾隆款《仿宋人梅花诗意图》为同一底本所出,画分7段,同样是人物划配两句诗文的形式,依次描绘了何逊、杜甫、林逋、*庭坚、苏轼、张耒和陈与义7人,缺少了乾隆款画中的宋璟和曾几二人。

专家们研究《石渠宝笈》后发现,在初编卷六著录有《宋人写梅花诗意》一卷,始见藏于明永乐间刑部侍郎杨宗勖,其得而赴京后,有胡俨、杨荣、杨士奇、金幼孜、曾棨、王英、邹缉、周述、陈敬宗、李时勉等十人题跋,清初此卷流入内宫,收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并被乾隆帝题诗钤印遍及全卷。年,此卷被溥仪赏赐溥杰得以带出宫,最终不知所踪,直到年6月,据说在瀚海春拍时又亮相了。明代胡俨。曾在此卷拖尾的题跋中对该画内容进行过描述:梅花图一卷,自何逊至曾茶山九人、童仆六人、野老一人、马一骑、梅六株又瓶,而簪抱花枝者三。专家认为这与乾隆款《仿宋人梅花诗意图》的内容和画面基本一致,可以确定是临摹时所参照的底本。专家认为这幅画卷作者不知何人也不知何时所作,就其所绘人物生卒下限而言,不会早于南宋,与乾隆皇帝《仿宋人梅花诗意图》款属中的时代正相吻合。

专家认为,此次文华殿展出的这幅乾隆皇帝《仿宋人梅花诗意图》中,人物描绘用线细腻流畅,面部、衣纹。君以淡墨韵染造型准确,因非乾隆皇帝亲笔所为,或是出于某位宫廷画家之手,而据乾隆皇帝于此卷的款署《仿宋人梅花诗意图》应该是这位佚名宫廷画家与词臣画家本董邦达共同绘制的画卷。

此画第一段,右上御制何逊咏梅名句: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何水部。钤[三希堂]白文方印、[乾隆宸翰]朱文方印。左侧另有乾隆御书:东海有文人,高风工吐纳。恰如横月枝,标花在严腊。格称少而能,韵复萧且飒。质丽两不伤,清浊一以合。故宜忘年交,沈范欣朋盍。钤[墨云]朱文方印。

第二段,右上御题诗句:为君援笔赋梅花,未害广平心似铁,宋广平。钤[万方安和]、[多稼如云]朱文方印。左侧乾隆御书:开元贤相传芳规,博学功文乃余事。已办和羹商鼎调,何妨作赋偶游戏。梅花本来心似铁,惟其有之言故备。我闻所好性相近,朱赤墨黑从其类。不见开元欲末姚宋死,哪有沉香亭畔牡丹丛里杨妃醉?钤[中和]朱文圆印、[涵虚朗鉴]白文方印。

第三段,右上角乾隆御题杜甫诗: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杜工部。钤[山高水长]白文方印,在屋檐上钤[几暇怡情]白文方印。梅花树下,乾隆御题:忠君爱国之意,鲸鱼碧海之辞。万里风烟之地,三冬落莫之时。虽傲寒如梅也,亦将有所不禁,而先生处之若夷,独巡檐而索笑,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夫何不宜。钤[天龙三昧]白文方印、[稽古右文之玺]白文方印。第四段,画面右上乾隆御题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林和靖。钤[泼墨]朱文圆印。湖面上乾隆御题:宋故多儒,孰称深造。懿哉君复,名不自表。林宗之俦,风清月皎。有如时雨,化物起槁。不药而愈,不食而饱。汗牛充栋,梅诗岂少,两句千古,谁不倾倒,绝类离伦,一斑可晓。敬拜下风,宜乎米老。钤[会心不远]白文方印、[徳充符]朱文方印。第五段,御题诗于右侧:独立晚风香满袖,无人同咏一枝春。*山谷。钤[几暇怡情]白文方印、[得佳趣]白文方印,两纸骑缝处钤[钦文之玺]朱文圆印、[云霞思]朱文方印。人物上方乾隆御题:山谷书如张长史,其诗亦学李王孙。奚奴挈梅诗意足,奚啻锦囊留墨痕。梅乎人乎,其同一精神乎,底用多言。钤[研露]朱文方印。

第六段,画卷右上乾隆皇帝御笔题诗:多情立马待*昏,残雪消迟月出早。苏东坡。钤[九州清宴]朱文方印。人物上方,乾隆御题:*昏立马冻溪边,寒逼霜美髯耸两肩。只为诗裁羞让古,不教花品独成仙。蛮江瘴岭何人问,冷骨幽香各自怜。消得色声香味触,月明如镜好参禅。钤[澂观]朱文方印,骑缝处上钤[内府书画之宝]白文方印,下钤[见天心]白文圆印。

第七段,图上方乾隆皇帝御题张耒诗句:清香侵砚水,寒影伴书灯。张宛邱。钤[含英咀华]朱文方印,下方乾隆御题:翛然缬玉枝,裴几对支颐。影共寒灯瘦,香偏鼻观宜,不须观舞剑,乍可助临池。底复凝神坐,停毫结构时。钤[典学勤*]白文方印、[成性存存]朱文方印。

第八段,右上方乾隆皇帝御题陈与义诗句:醉中忘却头边雪,斜插一枝归竹篱。陈简斋。钤[翌太和]朱文圆印。下方乾隆御题:春光消息竹篱寻,新格斜抽软玉簪,侵鬓莫嫌多雪色,雪于梅是旧知音。钤[写生]朱文方印,骑缝处,上钤[内府珍祕]朱文方印、[澂观]朱文圆印。

第九段,右上乾隆御题曾几诗句:叮咛说与水边人,从今日报花消息。曾茶山。钤[乾隆御赏]朱文方印、[笔端造化]白文方印。人物上方,乾隆御题:高士必好梅,试问何缘因。梅岂待高士,而后益精神。天然契合处,不可参根尘。偶读茶山诗,令我思其人。丁卯清和之望,再展此卷,应各为着句,以志雅趣。钤[朗润]白文方印、[比德]朱文方印,画面另钤[四宜书屋]白文方印、[几暇鉴赏之玺]朱文方印、[长春书屋御制]白文方印、[鱼跃鸢飞]白文方印。

卷末处有御识:乾隆丙寅仲春三希堂仿宋人梅花诗意图。钤[乾]朱文圆印、[隆]朱文方印、[摛藻为春]白文方印。另有董邦达款识:翰林院侍读学士,臣董邦达奉敕补坡石。钤[臣邦达印]白文方印、[文学侍从]朱文方印。此画由佚名宫廷画家绘人物,董邦达画树木坡石,乾隆皇帝题写诗文。专家认为,描绘人物的宫廷画师因其低微的身份,姓名如今已经难以寻找,而作为词臣的董邦达,在卷上虽仅补坡石,却能和皇帝在画卷上共同留下姓名传之后世,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呀~

欢迎预约北京深度讲解A.“慢北京”线路:1.故宫深度、2.颐和园深度、3.南中轴+宣南胡同深度、4.国子监/孔庙+雍和宫深度

特色:各景点讲解时长在5小时或以上,建议亲们每个景点预留一天时间。知识量较大,需自备午餐!B.“微北京”线路:1.南中轴、2.天坛、3.国子监/孔庙。4.雍和宫特色:讲解3小时左右,知识量较大。亲们请一定提前安排好时间!讲解预约联系:小邱如果恰好您需要那么恰好我专业了解深度讲解预约,点击这段文字查看详情。欢迎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林下风雅展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