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刊物介绍 » 928名大连小学生做的垃圾分类报告,小编
TUhjnbcbe - 2022/11/18 21:43:00
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http://m.39.net/pf/a_4947162.html

某度百科说

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有1.5公斤

也就是3斤

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

不说全国就说咱大连这六、七百万人口

一天就得生产好几座垃圾山

所以垃圾回收至关重要

而在回收的同时做好垃圾分类

更是重中之重!

近两年咱大连就将垃圾分类作为工作的重点

在小区进行试点

在企业进行推广

设立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现在这股垃圾分类风也吹进了小学

沙河口区文苑小学名学生在这个暑假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暑假作业: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学校要求所有的小同学从自己家开始,认识垃圾分类,了解垃圾分类,宣传和践行垃圾分类,还要制作和发放调查问卷,形成调研小报告,参观垃圾分类小区,拍摄小视频,做成展板等等。

现在暑假开始已经有二十多天了,孩子们取得了哪些收获,又遭遇到哪些困难?他们的经历是否体现了垃圾分类这个大课题在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去看看部分小同学的汇报吧~

问卷答得挺好,践行起来却难

五年二班的8名小同学组成了一个垃圾分类调查小组。孩子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制作和发放调查问卷,有的在小区里调研,最后形成了有文有图有分析有数据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部分截图

“我们发现,很多人在答调查问卷的时候,都能做出对的选择。但真正在生活里,要做到垃圾分类还挺难的。”一位小同学说,他们在家附近的几个小区调查时,发现这些小区基本上都没有做到垃圾分类,居民区里只有一种垃圾桶,“我们在家里给垃圾分好了类,可在扔掉的时候,还是得扔到一个垃圾桶里。”这个发现让孩子们有点“沮丧”。

知识延伸:

大连市从年就开始在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两年间,分类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去年8月的数据是79个小区8.1万余户居民,今年还在继续增加。不过就全市范围说,还属于少量、试点,全面推广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面对垃圾分类,仅3成人守规

另一组小同学做了个试验,在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定点观察,看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是否能自觉地分类扔垃圾。“我们观察发现,10个人里面,仅有三四人能把手里的垃圾分扔到不同的垃圾桶里,多数人都是随便找个桶一扔。极个别的还干脆扔到地上。”负责这个项目的小同学说,在上前劝说时发现,老年人“自觉性最差”,年轻一点的大哥哥大姐姐好一些。

同学们对捡废品的爷爷奶奶“又爱又怨”,爱的是他们把可回收物捡走了,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垃圾分类,怨的是在捡垃圾时,他们经常把垃圾袋撕开,垃圾弄得到处都是,给清洁工增加了工作量。

几乎所有的小同学都在家里设立了分类垃圾桶,父母也都很配合,每天都为家中产生的垃圾分类。“我家攒了一些过期药品、废电池、旧手机这样的有害垃圾,却没有地方回收。”一位小同学对此感觉困惑,直到某天去逛街,他们才将这包东西丢在了一家商场设立的有害垃圾回收桶中。

知识延伸:

日前,大连市首个*府招标正规、合法收运有害垃圾的企业,开展了第一次有害垃圾收运工作。此举标志着垃圾分类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分类运输环节得以完善。在一些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已经有专门为有害垃圾设立的回收点。今年3月,全市首个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落户泉水街道的一个社区,未来这样的回收设备将会出现得更多。

去日本旅游,也不忘调研

有一位小同学跟妈妈去日本旅游,一直想着垃圾分类的课题,一路上,小同学不停地把自己看到想到的东西发送给老师,和同学分享。“这里的牛奶、饮料等盒装饮品,扔前都要用清水洗好、压扁,虽然很麻烦,但长远看环保节能,受益良多”、“垃圾必须分类后才可以丢掉,不同类别收集时间也不一样”……小编看到,全校名小同学中,有的人制作出5分多钟的小视频,有的特意到垃圾分类示范基地参观,还有的做了更细致的调研,比如专门了解塑料回收,形成的报告有数字有分析有建议,非常像样。

“可能在调研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现想实施垃圾分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个概念和这个习惯,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他们心中了。”文苑小学校长董剑辉说。

垃圾分类是项关系民生关系环境关系城市发展的大工程

文苑小学的做法提供了一种思路

垃圾分类应该从娃娃抓起

不过看到娃娃都如此

各位大哥哥大姐姐们

是不是也该动起来了呢?!

文/图:大观新闻大连晚报记者一帆

编辑:佟宇静

校对:张*

责编:孟楠

1
查看完整版本: 928名大连小学生做的垃圾分类报告,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