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宜霞
山东金融文学创立十年,走出了一串闪光的脚印,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文学团队。三年前,娘的三句话陪我走进山东金融文学,让我看到更美的风景。
1、写娘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
从十一岁起,我就想写娘,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刚刚学习写作文。由于写娘的笔太沉,一直没有拿动,这一放就是半个世纪,但是始终是我的一个梦想、一个使命。
我六十多岁的时候,八十多岁的娘已经在轮椅上度过了六个春秋,医生告诉我,娘的日子不多了,我有了紧迫感,因为写娘这个梦,我做了五十年。一想写娘,娘说的话、娘做的事,桩桩件件一大堆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不知道怎么下笔,思考再三,那就先从小事写,写娘的三句话吧。
也许是想的太久,也许是对娘太了解,我看着娘、流着泪,一个小时就在手机上写出了《娘的三句话》。刚刚写完初稿,我就迫不及待地念给娘听,让娘知道她在女儿心目中的分量。娘听了我的小文,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若有所思,眼里泛光。我问娘您还记得这些事吗?娘从往事中回过神来,认真地点点头说记得记得!娘的泪眼带着滿足、含着笑意,这是娘对我最大的肯定、最好的赞赏。我长出一口气,了结一个大心愿。
《娘的三句话》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娘。我又有了第二个愿望,发朋友圈,让朋友们知道我有一个平凡的娘,了不起的娘,虽然她一个字都不识。
发朋友圈前,心里没底,求助于我上班时的同事,把文章发给了侯炳光、张本存、焦丽萍,他们竟然异口同声鼓励我投稿。
年初,文章经过多次修改,我壮了壮胆子,深呼一口气发给了《齐鲁晚报》时任财经版主编的周爱宝,希望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出乎意料的是周爱宝第一时间发了《宝眼看金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