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

首页 » 发展历史 » 刊物介绍 » 朝气和活力老中青志愿者接
TUhjnbcbe - 2022/12/18 10:53:00
治好一位白癜风幸福一个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30328/4147938.html

“早上好,又来帮2幢拿报纸啊。”国庆第一天,苏州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宝邻社区内,送报纸的邮*小哥和来取报纸的戴元财打着招呼。“老人家喜欢看民生新闻。”戴师傅笑盈盈地在报箱拿取了两份报纸。记者了解到,宝邻社区的志愿者们“接力”为老年居民上门读报,爱心在“老中青”志愿者当中传递。

“爱心门铃”结对帮扶,他成了“师傅”的“孝顺儿子”

从“辈分”上算,戴元财和葛龙英是“师徒”关系,宝邻社区刚成立之际,作为老*员的葛龙英就第一时间报名社区志愿者,从此一直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耕耘,从“”专项整治到文明城市创建,不论是宣传还是巡逻,辖区的每一处都有她作为志愿者的红色身影。后来,戴元财搬到宝邻苑,*员的身份也促使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基层志愿服务中,葛龙英作为“老志愿者”便在工作中热心做着“传帮带”。后来由于身体原因,葛龙英褪去了红色马甲,但是她的“徒弟们”依旧继续活跃在基层服务工作中。

如今,年近80岁的葛龙英由于疾病几乎很少下楼,宝邻社区成立“爱心门铃”结对帮扶项目后,戴元财义不容辞地主动与葛龙英一家结对,定期探望、生病买药……戴元财承包了葛阿姨家的“跑腿”工作,到了社区定期的广场便民服务时候,戴元财又提前将葛龙英家坏掉的小家电搬出来请人维修,又是请上志愿者上门为老人家理发。周边知道的邻居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葛阿姨多了一个孝顺的“儿子”。

三代志愿者爱心接力,为老人“上门读报”

在一次社区*支部为老*员“送学上门”的活动中,社区和志愿者为葛龙英送上建*百年的相关红色读物,并陪她一起阅读、交流。葛阿姨虽年事已高,但老人在家学习的劲头不减,经常看书读报。以前每天清晨,她都会踏着初升的朝阳散步到宝邻苑西门报箱,取回报纸,早饭过后的阅读习惯一直伴随她多年,现在身体孱弱,老伴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太好,每日的阅读时光一去不复返,遇到天气不好的几日,报箱里的报纸则多日无人去取。

在闲聊中,了解到葛阿姨的烦心事后,戴元财又义不容辞地担任起每日取报纸的工作,“我自己也定报纸的,顺便多拿一份的时间算什么!”他觉得这件事情是非常微不足道的。时间久了,戴元财不仅每日送报上门,空闲之余还陪着两位老人一起读报,聊一聊时*新闻、民生趣事。这件看上去非常“顺便”的事情,戴元财已经坚持了将近一年。

现在,戴师傅的“上门读报”的志愿任务也有“新接力”了,社区“95”后新入*的小徐、团支部的小袁等,年轻的力量紧随其后,带上书籍、报纸等,为辖区腿脚不便、身体不适的老*员们送学上门,或是陪着老*员们一起重温老电影,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每次我都可期盼他们来啊,感觉一来我家里就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年近八旬的老*员王声宜无比感慨。

通讯员严未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周晓青

校对徐珩

1
查看完整版本: 朝气和活力老中青志愿者接